《自然》子刊研究:饮食调整可提升疫苗效力,对抗代谢障碍与肥胖

01

肥胖和代谢功能障碍不仅与非传染性疾病有关,还可能影响疫苗的效力。

最新研究揭示,通过饮食调整改善代谢健康,可能显著提升疫苗的效果,这对于肥胖人群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02

研究发现,肥胖成年人接种疫苗后,患上流感的可能性约是体重指数(bmi)正常人群的两倍。此外,肥胖可能会削弱疫苗的效力,即使增加抗原和佐剂的剂量也难以完全补偿。

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科学团队在《自然·微生物学》上发表的研究显示,肥胖小鼠接种h1n1流感疫苗后,体内的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中央记忆t细胞显著减少,而cd8+效应记忆t细胞频率升高,这表明代谢功能障碍可能限制了t细胞的功能。

研究人员首先对小鼠进行了长达16周的高脂饮食(hfd)喂养,不出所料,这些小鼠体重显著增加。随后,他们给这些小鼠接种了h1n1流感疫苗。在接种疫苗两周后,研究人员将小鼠的饮食调整为标准饮食以促进减重,并在之后的4周内通过注射10倍平均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h1n1病毒来评估疫苗的有效性。

结果与预期相符,肥胖小鼠的疫苗免疫效果不佳。作为对照的非肥胖小鼠得益于疫苗的保护,全部存活;而肥胖小鼠则几乎未能从疫苗中获得保护,存活率极低。

然而,出乎研究人员意料的是,即使小鼠成功减重,疫苗的效果也未能得到改善,存活率仅有24%。

研究者进一步探究了背后的原因。在接种疫苗后的第21天,他们检查了小鼠的免疫细胞,发现肥胖小鼠体内的总cd4+ t细胞、cd8+ t细胞和cd4+ 中央记忆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cd8+ 效应记忆t细胞的比例却显著增加。

在h1n1病毒感染后,肥胖小鼠未能有效地激活免疫反应,其肺组织内的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数量也未见显著增加,这解释了疫苗为何未能发挥效果。

肥胖小鼠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代谢障碍。研究发现,经过16周的高脂饮食后,肥胖小鼠体内的脂联素水平降低,而瘦素水平升高,这表明脂肪组织存在炎症。研究者推测,这种炎症可能影响了疫苗的效果。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者考虑将饮食调整的步骤提前到疫苗接种之前。因此,在16周的高脂饮食后,他们首先将肥胖小鼠的饮食改为健康饮食,4周后进行疫苗接种,再过4周后注射h1n1病毒。

在接种疫苗时,小鼠的体重和代谢指标已有显著改善,接近了始终维持健康体重的对照组小鼠。

结果令人惊喜,这一次,曾经肥胖但已成功减重的小鼠疫苗免疫效果显著提升,生存率达到了100%。

03

研究人员还提出,使用药物改善代谢健康可能也是一种增强疫苗效力的方法。例如,glp-1激动剂等药物可能在疫苗领域发挥作用。

这项研究强调了代谢健康在疫苗效力中的重要性,并指出通过饮食调整改善代谢健康可能是提升疫苗效果的有效策略。

这对于肥胖人群和代谢功能障碍患者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可能有助于提高疫苗接种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参考

honce, r., vazquez-pagan, a., livingston, b. et al. diet switch pre-vaccination improves immune response and metabolic status in formerly obese mice. nat microbi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4-0167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