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起新“膝”望!“关节置换”助力膝痛患者重新行走自如

杨黎明主任医师在接诊管伯后,通过详尽的体格检查和影像资料分析,发现管伯的右膝关节已发生严重的退变、磨损和增生,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已处于骨磨骨的状态。

针对这一严重情况,杨黎明主任医师与科室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为管伯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

同时,杨黎明主任医师还耐心地向管伯及其家属讲解了手术的重要性和过程,帮助他们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

(▲科室团队为患者制定详尽的手术方案)

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3月25日,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由科主任刘新明副主任医师统一安排,曾旭副主任医师、李定胜主治医师协助配合,由杨黎明主任医师主刀,成功为管伯实施了右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管伯术后安全返回病房。


(▲在腰麻下行右侧全膝关节行置换术)


(▲术前影像)


(▲术后影像)


(▲术后恢复行走的管伯)

术后,管伯的膝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均恢复良好。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指导下,他积极配合康复计划,认真完成每一个训练项目。

仅仅第二天,管伯便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手扶助行器,下床开始行走。这一显著的恢复进展让管伯自己也感到惊喜,重新获得行走能力的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科普小知识

一、什么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等。

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最常见的膝关节疾病,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一般可通过X线确诊。

目前对于此类患者,一般有单髁置换及全膝置换术两种手术方式,单髁置换适用于病情较轻,膝前侧疼痛、肿胀明显患者,如疾病后期,多建议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二、什么是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性与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通过手术方法用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

因此,膝关节置换术并非很多人误以为的把整个膝盖都换掉,而是仅仅替换掉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

三、为什么要做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和功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者。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据报道50岁以上存在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病男性发病率35%,女性高达74%。

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膝关节置换术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

四、做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有效果吗?

如果膝关节退变特别严重,关节面软骨缺损、关节畸形、走路异常疼痛,已经达到了让人活动受限的地步,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不然行动特别困难,膝关节肿胀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做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以后,等到彻底恢复好,就会恢复人的活动能力,甚至能够跑步和跳跃,原本生活非常无趣痛苦,这下能够更好的生活乐趣了。

五、康复锻炼方法有哪些?

1、直腿抬高:

患者取仰卧位,足置于中立位,膝关节伸直,收缩股四头肌,完成“扣锁机制”,然后抬起下肢至足跟离开床面约20cm,坚持15 ~20 秒后放回原位。一组20 次,每日进行2~3 组。

当患者能够标准完成一组训练时,可开始在患者踝关节上增加重量,初始为1.0~1.5kg,可以标准完成一组训练时,继续增加重量至2.0~2.5kg,如此增加重量最终为3.0~4.0kg。目的是增强股四头肌肌力。

2、抗阻训练:

术后一周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主动收缩和渐进性抗阻训练,患者坐于床边做伸膝动作,逐渐施加阻力于踝关节前上部,即做运动时让患者小腿垂下,在脚踝上施加阻力沙袋,可以从小的重量开始,1斤、2斤,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变相的增加阻力。

3、踝泵运动:

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全力背伸并坚持片刻,然后踝全力跖屈并坚持片刻。一组20 次,于术后麻醉解除,双下肢可进行自主活动时开始,每小时进行一组。此项训练可以无限期进行,对预防下肢深浅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骨科一病区 伍克文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