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行为,正慢慢“掏空”骨骼,不想惹上骨质疏松,尽量少做

53岁的方女士由于工作性质经常要起早贪黑,于是逐渐养成喝咖啡提神的习惯。常年喝咖啡,导致她对咖啡因敏感降低,方女士每天至少要喝3杯左右

前段时间,方女士洗澡时不慎滑倒,髋部出现剧痛,整个人都无法直立行走。到医院检查,发现为左侧股骨颈骨折,进一步检查发现其根本原因是骨质疏松导致的

医生推测可能与方女士长期过量饮用咖啡有关,而咖啡中的咖啡因和草酸等成分会影响钙吸收、增加钙流失

一、骨质疏松并非衰老的结果,提前做好防治

40岁后,人的骨量就会走向下坡。而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超过了50%,男性超过了10%。之所以女性比男性更高,可能与男性在青年阶段达到骨量峰值比女性高,同时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骨质疏松要认真对待,它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可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骨强度减低,脆性增加等,容易引起骨折、易感性增高。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另外还有身高变矮、驼背、脆性骨折等,其中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表现。尤其是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死亡率高达20%,还有50%的患者会落下残疾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相关,老年人超过70岁,女性绝经期内5-10年,都属于骨质疏松的高发期。

骨质疏松的风险可以通过一个公式自测:(体重-年龄)×0.2,如果得出的指数>-1,风险级别低;-4<指数<-1,风险级别低;指数<-4,风险级别高。

二、不少人都爱做的5个行为,正在掏空骨骼

骨质疏松症与钙有直接关系,钙含量及骨结构直接关联骨质。但导致骨质疏松并不都是因缺钙引起,包括体内激素调节紊乱、内分泌代谢异常、对钙元素吸收能力减弱等,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

另外,一些生活行为也可能会加速骨质疏松的发生。

1、吃得过咸

盐的咸味主要源于录华纳,钠具有“多吃多排”的特质。而98%的钠都是通过尿液排出,这意味着钠的代谢会增加钙的流失,而尿钙丢失约为体内潴留钙的一半,因此吃得太咸对骨丢失也有影响。

2、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也会影响维生素D、钙的吸收,同时还会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抑制骨的形成。喝酒越多,骨头越脆,越容易造成骨质疏松。

3、吸烟

Meta 分析显示,吸烟的人群骨密度要低于不吸烟的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对骨骼健康有很大负面影响。

4、爱喝浓茶和咖啡

浓茶和咖啡确实可以保住提神,但其含有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会增加钙的排出,过量饮用也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5、饮料摄入过多

常见的饮料/饮品,如碳酸饮料、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蛋白饮料等都含有的糖和钠,会增加钙的流失。碳酸饮料里面含有的磷酸,也会影响钙吸收,最终影响骨骼代谢。

三、喝骨头汤能防骨质疏松?不妨做好3件事

生活中应该如何强肌健骨、远离骨质疏松?不少人会给出答案:喝骨头汤,吃钙片。

但上面我们也提到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不仅是靠补钙治疗,还需要全面分析、个体化合理对症下药。喝骨头汤不仅不能起到治疗效果,反而会由于过多摄入骨头汤里的油脂,对中老年人的血脂水平不利。

另外吃肉太多也可能会诱发骨质疏松,大量食用可诱发高脂血症,患者骨髓内脂肪细胞聚集,腔内血液动力学减慢,造成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加速骨量丢失。

日常做好以下3点,能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1、健康作息

包括生活起居规律,戒烟戒酒,适量进行户外运动,选择阳光温暖时候出门,增加光照时间,保持积极生活态度,定期检查骨密度。

2、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不仅可以刺激成骨细胞活性,还有利于钙吸收,减少骨量流失,保持骨骼强度。建议老年人每周可进行3——4次运动,强身健骨。

3、补充营养

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营养元素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合理补充这些元素有助于骨骼健康。

日常可多吃含钙较高的食物,如牛奶、酸奶、绿叶菜、坚果等,补充维生素D,则可通过蛋黄、海鱼、菌类等食物补充,如果单纯饮食无法满足,也可以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类药物。

对于40—65岁年龄段人群,应每年做好骨密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注意纠正生活细节,错误的“养骨”反而会加速骨质疏松,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参考资料:

[1]《协和医生说|服老?不!骨质疏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北京协和医院. 2023-07-26

[2]《骨质疏松最偏爱这类人,一个公式测出风险!每天这样做,强健骨骼》. 北京卫视养生堂. 2021-09-09

[3]《注意!这9个生活习惯,正在悄悄“偷走”你身体里的钙!》. 科普中国. 2023-11-1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