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而且,人在酒足饭饱之后,体内的血液便会开始向胃肠道涌入,此时,大脑会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身体机能也比较平稳,在这种情况下,适当静下来休息是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然而,很多朋友却常常在饭后做一些不利于健康管理的事情,并因此给一系列疾病提供了“趁虚而入”的机会,对此,医生表示,吃完饭后,这几件事情尽量别做,以免危害肠胃健康,不要等胃病严重了才知道后悔。
1.饭后抽烟
常有人说:“饭后一支烟,快乐似神仙”。如果仅从身体表现来看,吃饱喝足之后抽烟,的确能够辅助身心放松,帮助人们舒缓压力,然而这种舒适的“代价”,却未必是所有人都能够承担的。
正如前文所述,吃饭后,人体内的血液供给速率会呈现上升态势,此时若吸入烟碱、焦油、尼古丁等成分,那么它们更容易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与内脏器官,并且加深对这些部位的侵损程度,据相关科研分析显示,饭后半小时内吸烟,身体所纳入血管的毒害物质是普通状态下的十倍以上。因此,即便是老烟民,也尽量别刚吃饭就抽烟,或可减轻危害。
2.饭后倒头就睡
吃饱犯困其实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因为吃完饭后,体内大量的血液都会向胃肠道涌入,此时,供给大脑的养分氧气会相对减少,大脑活性而会有所降低,于是便会产生明显困意。
但此时并不适合直接入睡,因为就餐结束后,食物仍旧在消化道中缓慢蠕动,若是直接倒头就睡,不仅会延缓消化进程,还容易加大胃部负担,诱发一系列病症表现。因此,即便是午睡,也应当在饭后半小时在进行,这样对睡眠质量与消化功能都有好处。
3.饭后喝浓茶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饭后饮茶的习惯,清香的茶水能够掩盖口中食物残渣的气味,避免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尴尬。然而,就餐结束后立刻喝茶,很容易冲散胃部已经形成的食物糜,继而影响肠胃的正常蠕动与消化液分泌,“干涉”消化进程。而且,茶叶中的鞣酸成分,还可能与食物中的金属离子结合,继而形成难溶盐分,加重结石与胃炎风险,对此,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视。
4.饭后洗澡
正如前文所述,就餐结束后,体内的血液循环会处于相对旺盛状态,此时若是洗澡,则可能造成血管异常收缩或舒张,并影响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心血管老损较为严重的中老年人群,此时还可能出现严重的急性血管病,因此,若不想危及生命安全,最好等到血压正常之后再沐浴。
5.饭后运动
在很多人心中,饭后散散步是消食与健身的不二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饭后轻度运动的确有好处,但要尽量避免刚吃完就活动。因为就餐结束后,食物会沿着食道向胃肠汇集,如果此时进行运动,那么就可能导致胃部缺氧,继而影响消化效率。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饭后休息20min以上,等到血液循环平稳、血糖浓度正常后再锻炼,如此一来,取得的锻炼效果或许会更好。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