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发表在《柳叶刀呼吸医学》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中度至重度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病例住院后多器官异常的负担、影响因素及其与疾病结果的关系。
背景
大量证据表明,严重急性新冠感染会导致长期多器官并发症,潜在原因包括病毒细胞毒性、缺血性损伤、慢性炎症、代谢紊乱以及侵入性通气等治疗方法的影响。这种多种持续性症状,如慢性疲劳、呼吸困难、运动后不适以及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现在被称为长期新冠(长新冠)的急性后后遗症。
然而,尽管许多研究已经探索了长期新冠肺炎的潜在机制,但新冠感染住院后持续的多器官损伤的负担及其对患者结果和康复的影响仍不清楚。在这方面,磁共振成像(MRI)是评估中度至重度SARS-CoV-2感染后发生的器官表现的绝佳工具,之前的研究报告了炎症标志物与组织异常发现之间的联系,以及凝血因子的改变。
关于这项研究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在英国对新冠感染肺炎住院患者进行了多中心、多器官核磁共振成像随访。这项研究被称为C-MORE,是针对新冠感染对多器官影响的研究,旨在描述和评估从新冠感染康复的患者与从未感染过新冠病毒人群相比的多器官损伤患病率。
C-MORE研究还旨在破译与新冠感染相关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并检查这些多器官异常是否与患者报告的结果有关。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确认或临床诊断的SARS-CoV-2感染住院的患者参加了这项前瞻性观察研究。
作为随访的一部分,进行了临床评估,包括肺功能测试和血液采样。对心脏、肺、大脑、肾脏和肝脏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18岁以上的人,核磁共振成像没有禁忌症,去年没有住院,最近或以前的新冠肺炎没有症状,核酸抗体和PCR测试呈阴性,被邀请作为该研究的对照。
记录了所有参与者的临床和人口特征、合并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临床进展量表以及居住面积。有核磁共振禁忌症(如金属或其他植入物,包括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和幽闭恐惧症的人被排除在研究之外。
还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了血液和肺功能测试,包括强制呼气量、强制生命能力,在某些情况下,还测量肺部的一氧化碳转移因子,以评估肺功能。使用各种问卷评估了与焦虑、认知功能、呼吸困难和疲劳相关的结果指标。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因新冠感染住院会增加多器官异常的中期风险。核磁共振结果报告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住院后新冠肺炎患者的多器官异常发生率更高,新冠感染住院患者的肺、脑和肾脏等器官出现异常更频繁。然而,患者和对照组的肝脏和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异常的频率相似。在核磁共振成像上还观察到一些器官的血管和炎症损伤模式。
此外,发现多器官异常的存在与年龄有关,年龄偏大,患有三种以上的合并症,以及经历过更严重的新冠感染的人表现出更高的多器官异常发生率。
患者报告的结果措施评估还表明,肺部的异常核磁共振成像结果与胸闷风险的两倍有关,核磁共振成像的多器官异常与新冠肺炎住院后严重和持续的身心健康损害有关。
结论
总体而言,调查结果显示,与未感染的健康人相比,因新冠感染住院的患者,核磁共振成像的多器官核磁共振异常发病率是前者的三倍。核磁共振成像显示一些器官的血管和炎症损伤模式,多器官异常与持续和严重的精神和身体损伤有关。这些结果凸显了住院后新冠感染患者多学科治疗和管理策略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K, B. J., Lone, N. I., Jones,et al, Multiorgan MRI findings after hospitalisation with COVID-19 in the U.K. (C-MORE):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