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在中年群体里非常常见的疾病,它和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有50%-70%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这个病。
又或许你尚未诊断糖尿病,但一旦被它盯上,会让你患糖尿病的风险升高2倍!
它就是很多人都有的脂肪肝!
脂肪肝需要做哪些检查?如何尽早发现肝脏受损?
想要逆转脂肪肝,有什么适合中老年人的方法呢?
01
不疼不痒的脂肪肝
竟具有多重破坏力
1、脂肪肝升高糖尿病发病风险
张主任表示,脂肪肝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使得血糖“悄悄”升高。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出2倍!
如果是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再合并脂肪肝,血糖就会更加难以控制。
权威的学术组织、美国糖尿病协会,也在今年发布了最新的指南,建议所有的2型糖尿病人都要进行肝脏的检查,筛查有没有脂肪肝、肝硬化等问题。
2、引起肝硬化、肝癌
脂肪肝在早期不疼不痒、很少引起不适症状,如果不是体检时偶然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患上了脂肪肝。
但是,如果不尽快干预,肝细胞内被不该存在的脂肪撑满,出现脂肪变性。
长期下来一点一点损伤肝细胞,慢慢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转氨酶升高,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好、腹胀等不适。
如果还不重视,肝细胞进一步受损,出现纤维化改变,离肝硬化甚至肝癌就又近了一步。
小贴士:乏力、休息后无法缓解,可能是肝功能受损的早期症状。
3、牵连全身多个系统
除了糖尿病和肝硬化之外,患有脂肪肝的人,多囊卵巢综合症、冠心病、骨质疏松、结直肠癌、肌肉减少症等疾病的风险也会升高。可以说是全身都“遭殃”!
这样看来,脂肪肝不仅不是“小毛病”,还是一个“狠角色”!无论有没有确诊糖尿病,都应该定期做肝脏的体检。
但是,一些早期的轻度脂肪肝,常规的B超可能发现不了,导致漏诊。这可怎么办呢?
02
一种特殊的超声检查
发现肝脏的微小病变
张主任推荐,有条件的,可以做一种特殊的超声检查:瞬时超声成像(也叫弹性超声)。
这是一种新型超声技术,分辨率远远高于传统的普通超声,敏感性更高, 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发现和诊断肝脏的病变。
张主任建议,弹性超声检查频率:
患有糖尿病、尚没有脂肪肝的人:每2年查一次
患有脂肪肝的人:每年做1次
已经出现肝纤维化的:每半年做1次
弹性超声发现问题的,可以进一步做肝脏脂肪测量磁共振检查,这也是一项非常前沿的技术,能检测出肝脏的硬度值、脂肪含量。
03
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减重法
助力逆转脂肪肝
1、不吃药的逆转方法:减重
想要不吃药逆转脂肪肝,有效办法其实就是减重!
张主任说,如果能够减重10%、坚持一年以上,脂肪肝可以有一定程度的逆转。
张主任建议,每周要有5天的时间进行有氧运动,每天不少于30分钟。关键就是让自己动起来。
2、减重椅子操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骨关节的问题,或是太胖了跑不动,还能运动吗?
张主任带来了一个“懒人减重椅子操”,坐在椅子上就能锻炼!
动作一
坐在椅子前1/2的位置,后背挺直,不要靠着椅背。
双脚踩在地板上,脚尖下压,慢慢提起脚后跟,提升到自己能承受的最大状态。坚持几秒钟,再慢慢放下。
作用:锻炼小腿后方的比目鱼肌,有助于提高糖代谢和脂代谢。
动作二
坐在椅子上,一边踏步一边摆动手臂,就好像在走路一样。
也可以改为向前出拳,用臀部、腰部、和胸部发力,带动肩肘腕向前出击,有力量感。
这两个动作平时有空的时候都可以做,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减肥不能过快,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肌肉减少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