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为“XBB可能缩短免疫保护期”感到担心|时评

文/罗志华

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消息,从2022年12月1日到2023年1月12日,我国监测出1例本土奥密克戎变异株xbb病例。我国面临xbb及其亚分支持续输入的风险。专家表示,xbb可能缩短免疫保护期。“比如我们一般认为大家3-6个月内二次感染的风险很小,健康人群的保护期可达半年以上,免疫功能较差的人通常认为也可以保护3个月以上。但xbb如果流行,可能会缩短这一保护时间。”(1月15日中国新闻网)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人员大量增加,让民众对于疫情的走势,有了比较一致的预期。不少民众认为,“阳过”之后,就可以形成较强的免疫力,短期内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小。这个“短期”,通常认为健康人为半年左右。这是民众敢于外出旅游和回乡过年的基础。甚至接下来的工作与生活安排,也是基于这一预期。比如一些单位将“半年免疫保护期”,作为安排工作进度的依据。

但奥密克戎变异株xbb对免疫力的影响,与此前的疫情预期似乎并不相符。尽管免疫保护期具体缩短多少,尚无定论,但难免让人担心,一旦xbb在国内出现大范围流行,“阳过”之后是否很快“再阳”,就会成为民众比较关心的一个疑问。尽管感染后的症状多属轻微,但发烧、头痛、咳嗽、全身酸痛等导致的滋味并不好受,民众当然不愿意在短期内“再来一次”。更何况一次感染对于老人就是一道难关,将来这样的难关又增加一道甚至几道,民众对老人是否能够承受,也会有所担心。

正视“xbb可能缩短免疫保护期”带来的不安,首先要落实在春节期间的防疫行动上。不拜会没有感染的老人等合理建议,应该成为每个人春节期间的自觉行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等个人防护举措,更应该始终坚守;认为自己“阳过”就可以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等想法,应该摒弃。唯有如此,才能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弥补,降低免疫保护期可能缩短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事更提醒社会,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虽然明显降低,“乙类乙管”也让诸多防控举措不复存在,但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仍将持续,并且有些行动还要加速推进。比如,过去认为,应抓住免疫保护期这个关键时间窗口,广泛接种新冠疫苗,尤其要做好第四针普种和老年人接种工作。但由于xbb可能缩短免疫保护期,这个时间窗口期相应缩短,疫苗接种等工作理应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xbb可能缩短免疫保护期,但不会改变新冠变异株的毒力在衰减、传播力在提升的疫情整体发展趋势。因此,在具体的防控措施方面,民众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但在宏观趋势上,则有足够的理由,对前景感到乐观。只要防疫保持定力,做好该做的事,就不必为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一些特点感到不安或焦虑。(作者是医疗界人士)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傅铭途 李妹妍

校对 | 谢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