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权威专家聚顺德,共论骨质疏松症防治国家级新指南

12月31日上午,《中国髋部脆性骨折术后骨质疏松药物临床干预指南(2023年版)》(下称《指南》)启动会在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召开。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20多位骨科领域权威专家,通过线下线上形式,探讨了《指南》制定的具体工作内容,并就骨质疏松症社区防治进行了深入研讨。

12月31日,多位国家级权威骨科专家齐聚顺德三院。 南方+ 欧阳少伟 拍摄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伴随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每年我国65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高达6000万,不仅耗费我国医保几十亿元,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小负担。老年髋部骨折更是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康妍教授介绍,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常累及椎体、髋部、桡骨远端等部位。而髋部(腹股沟部位)由于处于躯干与腿相连接部位,是一系列机体运动的中心,髋部脆性骨折引发的疼痛、活动功能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等症状,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巨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康妍教授作《髋部脆性骨折术后骨质疏松药物临床干预》专题讲座。 南方+ 欧阳少伟 拍摄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章振林教授指出,撰写《指南》的意义在于,以老年髋部脆性骨折为切入点,结合已有经验并借鉴国际做法,立足中国国情,对这一老年疾病进行系统梳理和规范,从而指导我国各地髋部脆性骨折的治疗和全程管理,提升我国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份国家级《指南》的制定为何与顺德有关?这离不开顺德骨质疏松医防工作的人才储备与实践探索。作为顺德区医学会及中西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主委,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梁江声近年来积极推动医防融合,提升顺德区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水平。

梁江声介绍,根据《佛山市医疗机构设置“十四五”规划》,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已被列为“十四五”期间二级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的规划范围,2022年8月9日,医院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并作为重点工程项目推动,医院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其中骨科(骨质疏松科)作为重点培育专科,通过整合医院资源,以双向转诊模式为基础,以骨质疏松专科为纽带与北滘镇健共体,构建骨质疏松防治中心。

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顺德骨质疏松防治领域发展迅猛,其中伦教医院作为全省首家骨质疏松防治基地,在推广骨松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借助伦教政府建设“健康小镇”项目,针对40岁以上常住居民免费骨密度检测,让骨质疏松成为慢性病重点开展病种之一,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及医养结合,打造“全面筛查、全程管理”保障居民健康的基层慢性病防控体系。

与此同时,顺德正全面推进以“防”为先,以“医”为辅的骨质疏松医防工作,通过打造基层慢性病防控体系,开展骨质疏松科普教育,提高群众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健康骨骼水平。全区医院配置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9台,脉冲骨松康复治疗仪、骨代谢指标检测等先进设备,拥有治疗骨质疏松症较为全面的药物。通过让骨密度检测下沉到社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形成轻症社区治疗、重症来院治疗的分级诊疗体系。

【南方日报记者】欧阳少伟

【作者】 欧阳少伟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