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2025年05月11日21:30:28 健康 4543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 天天要闻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 天天要闻

第七个“中国肥胖日”,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沪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5月1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年5月11日是第七个“中国肥胖日”,主题是“人人参与体重管理,了解肥胖防治肥胖”,呼吁全社会关注肥胖及其相关健康问题。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 天天要闻“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

这一天,由上海体育大学、太平洋保险集团携手巅峰减重,联合全国减重门诊医院、体育高校、体检中心、保险公司等机构共同发起的“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

响应国家战略,引领全民健康新风尚 


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标。目前,我国超半数成年人都面临着体重超标问题,肥胖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基于此,国家卫健委在今年正式启动“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旨在通过多方协作引导大众提升健康体重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 天天要闻“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成立现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及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上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应运而生。

联盟坚守“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一个体医、产教融合的跨学科平台,紧紧围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着力培养大众健康运动习惯,全面提升国民健康素质,力争成为全国体重管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健康生活方式推广的强劲引擎。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 天天要闻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5月11日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谈到肥胖的成因,常会与饮食与运动相关联,而睡眠不足作为重要诱因易被忽视。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 天天要闻肥胖的诊断标准临界值。

上海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毛丽娟在开幕式上表示,“联盟的成立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通过体医融合与产教融合,将学术研究、临床实践和产业应用紧密结合,为百姓提供科学、系统的体重管理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指出:“体重管理涉及慢性病防控、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等多领域,联盟的跨领域协作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太平洋健康险董事长马欣则强调,商业保险将在体重管理领域发挥风险保障和健康管理的双重作用,为全民健康管理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支持方案。

体医产教融合,构建协同发展新模式

除了居民身边的医院,全新成立的“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将在健康体重管理方面,发挥更科学、专业、持续和高效的作用。健康体重管理是一场需要耐力的“马拉松”,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社会协同的智慧。因此,联盟也将着力打造体重管理领域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合作的创新枢纽和资源集散地。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 天天要闻肥胖不只是身材焦虑的问题,还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脂肪肝高血脂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原上海体育学院校长陈佩杰认为,在专业减重人才的培养方面,联盟将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衔接,充分整合成员单位优质资源,深化“体医融合”“产教融合”。比如由上海体育大学牵头制定《体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携手医院、企业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共建体重管理领域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与职业素养;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定向培养“运动干预+健康管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 天天要闻公众要从传统的“重治疗”观念转向“重预防”观念。

在技术研发上,鼓励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开展协同攻关;建立校企科技成果合作转化机制,形成“研发—转化—推广”全链条闭环,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高效落地。

在社会服务上,联盟将探索“医学诊疗+运动干预+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体重管理新模式,构建“预防—诊疗—康复—随访”全周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的连续性与精准性。大力倡导“以健康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理念,通过科普讲座、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公众从传统的“重治疗”观念向“重预防”观念转变。

专家智囊汇聚,共话健康中国新篇章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成立大会期间,联盟首届理事会也顺利召开,审议并通过了《理事会章程》,同时公布了理事会成员名单并完成授牌仪式。瑞宁互联网医院与联盟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互联网+体重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推动体重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 天天要闻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成立现场。

主旨报告环节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的前沿观点,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朱为模以“健康的胖子”为切入点,探讨了运动科学在体重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院长李济宇深入分析了体医融合在共病共治中的生态价值。

上海巅峰健康科技首席专家陈文鹤教授从运动处方学视角,系统解析了科学减重的关键技术,为行业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上海巅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巅峰减重)董事长余安奇表示,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体重控制国家标准制定单位,集团将全面推出联营模式,与全国2000多家减重训练营品牌携手共建减重行业新生态。

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在上海成立,产学研深度衔接赋能健康中国 - 天天要闻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4月14日    全国爱卫会4月14日发布通知称,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结合健康中国建设工作实际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情况,决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新华社发 宋博 制图

当全民健身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当体重管理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全国体重管理体医联盟的成立,既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也是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关键落子。此次大会的召开,更标志着我国体重管理事业迈入了“医-体-教-产”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通过制定行业标准、优化资源配置、推广国标技术、拥抱数字转型,联盟将持续发挥体医融合的生态聚合效应与产教融合的动能释放作用,为全球体重管理领域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健康中国的底色更加亮丽。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夏日瘦身建议:轻松拿捏成为瘦子的13个习惯,助你快速减重 - 天天要闻

夏日瘦身建议:轻松拿捏成为瘦子的13个习惯,助你快速减重

这几个神仙习惯真的能让你不知不觉变瘦!先说吃饭这点,千万别饥一顿饱一顿,胃都被折腾坏了还怎么瘦?每顿按时开饭,细嚼慢咽不仅能尝出食物的美味,还能让大脑有时间接收“吃饱了”的信号,不然狼吞虎咽容易吃超量! 生活作息更是瘦下来的关键!
戴手套!戴手套!致死率或达100% - 天天要闻

戴手套!戴手套!致死率或达100%

在日常生活中被鱼刺刺伤或许已经司空见惯然而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伤口却可能隐藏着不容小觑的健康风险01 浙江丽水58岁的张阿姨近4个月来一直被手部肿痛折磨起初只是一个小脓疱没想到之后却整只手都红肿疼痛近期张阿姨辗转去到丽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医
全市首个社区脑健康中心落地嘉定,半年服务患者超200名 - 天天要闻

全市首个社区脑健康中心落地嘉定,半年服务患者超200名

2024年11月,上海市首个社区脑健康中心落地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通过利用AI检查设备开展神经退行性疾病筛查,以及三甲医院专病专家下沉社区,加强脑健康疾病的早期筛查、诊疗与干预,也为病人就医提供更多便利。半年来,项目已累计筛查出脑神经疾病患者200余名。5月10日下午,瑞金医院的神经科专家再次来到安亭镇社...
控制体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 天天要闻

控制体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有人面临工作压力、情感焦虑时,会出现“情绪性进食”行为……这些看似满足口腹之欲的举动,实际上是情绪困境的“求救信号”。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到来之际,心理健康与体重管理的关联再度引发关注。
护士节丨这个科室的护士每天制作超千个“安心包”,用“任意门”送往全院 - 天天要闻

护士节丨这个科室的护士每天制作超千个“安心包”,用“任意门”送往全院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外科楼四层,“消毒供应中心”的标识牌低调悬挂。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枢纽,这里采用了模块化的布局和设计——物料传输系统好像精密的物流矩阵,以确保医用器械从污染到灭菌的全流程闭环。湘雅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主管护师杨霞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在这里,“包”是很重要的单位。消毒供应中心会...
每天该走多少步?如何避免运动损伤?这样走路才健康 - 天天要闻

每天该走多少步?如何避免运动损伤?这样走路才健康

走路也能走出健康。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规律步行不仅能有效锻炼身体,还能预防多种疾病。每天走多少步才科学?怎么走更健康?如何避免运动损伤?一起来看规律步行对身体有哪些益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股骨头坏死科主任医师陈镇秋介绍,规律步行的好处多多:防止肌肉萎缩:让腿部肌肉保持活力,走路更轻...
年轻人开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专注力有科学依据吗? - 天天要闻

年轻人开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专注力有科学依据吗?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 谭琪欣)一段时间内禁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音乐,也不吃垃圾食品……“多巴胺排毒法”,正在不少年轻人中悄然流行。这有科学依据吗,是否真的这么神奇?“我也跟风试了一次,但只是不刷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一开始会很不习惯,总想打开手机,但后面学进去了也就还好,而且等到晚上结束...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风险都降低! - 天天要闻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风险都降低!

提到核桃,很多人都认为吃核桃补脑,但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2025年2月,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食物与功能》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早餐中加点核桃,可以对记忆起到延迟保护作用,并改善大脑认知功能。
大脑很爱的5种食物却要少吃,为什么呢? - 天天要闻

大脑很爱的5种食物却要少吃,为什么呢?

大脑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补脑健脑的需要,大脑健康年轻自然长寿。除了保证每日足够的睡眠和适量运动,还可以通过食物为大脑补充营养。鱼肉防止脑细胞退化鱼肉是促进智力发育的首选食物之一。
73岁普京的养生之道:深夜尽量不吃东西,每天运动强心肺! - 天天要闻

73岁普京的养生之道:深夜尽量不吃东西,每天运动强心肺!

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谈养生”的消息引发了不少人关注。据参考消息援引俄新社5月4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录片《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普京·25年》中表示,他尽量不在深夜吃东西,但有时会喝国产的开菲尔(一种无糖酸奶),他的冰箱里还有熟酸奶。报道截图纪录片中,普京还展示了自己位于克里姆林宫内的健身房。他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