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四月十一,无论多忙,建议;1要吃,3不做,忌3样,平安过夏

2025年05月07日07:32:03 健康 1222

导语:明日四月十一,无论多忙,建议“1要吃,3不做,忌3样”,平安过夏

明日是农历四月十一,正值春夏之交,天气逐渐炎热,人体阳气升发,此时养生需顺应时节变化,调整饮食起居。传统养生智慧强调“顺时而为”,尤其在季节交替之际,更需注意“1要吃,3不做,忌3样”的习俗,以调和阴阳,平安过渡至夏季。

明日四月十一,无论多忙,建议;1要吃,3不做,忌3样,平安过夏 - 天天要闻

### 一要吃:时令蔬菜与清淡粥品

春夏之交,人体易出现湿热内蕴、食欲不振的情况。此时应多吃新鲜时令蔬菜,如苋菜空心菜、黄瓜等,它们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能清热利湿、促进消化。民间有“四月十一吃三鲜”的说法,即蚕豆、苋菜和蒜苗,这些食材既能补充营养,又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此外,建议早晨喝一碗绿豆粥或莲子百合粥。绿豆清热解毒,莲子养心安神,百合润肺滋阴,搭配粳米熬煮,既能补充水分,又能缓解暑热带来的烦躁。若体质偏寒,可加入少量生姜红枣调和。

明日四月十一,无论多忙,建议;1要吃,3不做,忌3样,平安过夏 - 天天要闻

### 三不做:避免耗气伤津

1. **不过度劳累**:此时阳气外浮,过度劳作易耗伤气血。尤其避免正午时分(11:00—13:00)长时间暴晒或剧烈运动,可选择清晨或傍晚散步、打太极等温和活动。

2. **不贪凉熬夜**:夜间温度仍不稳定,熬夜会削弱免疫力,而过度吹空调、睡凉席可能导致“阴暑”(即暑热受寒)。建议保持规律作息,睡前用温水泡脚助眠。

3. **不急于减衣**:农历四月常有“倒春寒”,早晚温差大。骤减衣物易使风寒入侵,引发关节疼痛或感冒。老人与儿童尤其需注意“春捂”适度,可随身携带薄外套。

### 忌三样:远离伤身隐患

1. **忌辛辣油腻**:夏季临近,脾胃功能减弱,烧烤、火锅等重口味食物会加重湿热,诱发痤疮口疮。烹饪宜采用清蒸、凉拌等方式,少用花椒、辣椒等燥热调料。

2. **忌空腹饮茶**:新茶上市虽诱人,但空腹饮用绿茶(如龙井碧螺春)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茶醉”(心慌、头晕)。建议饭后1小时再饮,或搭配少量糕点。

3. **忌情绪过激**:传统医学认为“夏应心”,情绪波动易伤心血。此时需避免大喜大怒,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保持心境平和,尤其高血压患者更需注意。

明日四月十一,无论多忙,建议;1要吃,3不做,忌3样,平安过夏 - 天天要闻

### 顺应天时的深层智慧

这些习俗并非迷信,而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例如,现代医学证实,夏季高温下人体排汗量增加,及时补充电解质(如通过粥品、蔬菜)可预防脱水;而避免熬夜则与人体生物钟(昼夜节律)的调节机制相契合。

此外,农历四月十一在部分地区被视为“药王诞辰”,民间有采草药、制凉茶的习俗。如金银花、薄荷等可自制防暑茶饮,既延续传统,又实用健康。

明日四月十一,无论多忙,建议;1要吃,3不做,忌3样,平安过夏 - 天天要闻

### 结语

季节交替如同生命中的过渡阶段,需以柔缓之道应对。明日四月十一,无论多忙,不妨遵循“1要吃,3不做,忌3样”的原则,从饮食、作息到情绪全面调整,为身体打下基础,方能安然迎接盛夏的考验。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唯有与天地同步,方得长久安康。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23年,32岁女士长期吃逍遥丸,养肝疏肝淡斑,3个月后咋样了 - 天天要闻

23年,32岁女士长期吃逍遥丸,养肝疏肝淡斑,3个月后咋样了

32岁的艾女士平时在一家小型的服装店里当店员,她性格开朗,因为工作的原因,她平时很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毕竟一个服装店的店员如果有点邋遢的话,肯定是不大好的,所以在出门上班前,在家的时候艾女士就会先化好妆,然后搭配一下自己的衣服。
立夏要吃“立夏蛋”,连吃15天,把肾气补回来! - 天天要闻

立夏要吃“立夏蛋”,连吃15天,把肾气补回来!

前天提醒宝子们立夏了要开始喝姜枣茶 ,有位粉丝留言“除了姜枣茶,立夏蛋也要吃起来”。是的!立夏蛋(也就是核桃煮鸡蛋)可以帮助我们固摄肾气,正适合这个节气所需要。很多人一到夏天身体就感觉特别虚,为什么?就是因为身体损耗的阳气,跟不上“夏长”的
常宁市人民医院召开2025年药品配送企业廉洁谈话暨购销合同签订会 - 天天要闻

常宁市人民医院召开2025年药品配送企业廉洁谈话暨购销合同签订会

【来源:衡阳新闻网_热点关注】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吕荣婷 徐琼玉 魏东东报道 为进一步规范医药供应企业营销行为,强化重点岗位人员廉洁自律意识,营造风清气正、廉洁文明的医药购销环境,推动“清廉医院”建设,近日,常宁市人民医院组织召开2025年药品配送企业廉洁谈话暨购销合同签订会。 强化纪律红线 共筑廉洁购销“防...
为何人最终都会死亡呢?医生从血管的角度来讲,答案很简单 - 天天要闻

为何人最终都会死亡呢?医生从血管的角度来讲,答案很简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些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他们中,有些正经历着慢性疾病的折磨,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每天都在与身体的“不听话”作斗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带来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 天天要闻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变的生活节奏中,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肠胃不适的困扰。或是经常腹泻,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缠身,让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胀、消化不良,严重时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有时候,我们会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说“注意饮食,调整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 天天要闻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为“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为提升公众对哮喘防治的认知水平,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指导,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护肺健康 畅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院士、专...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 天天要闻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每次发作时,感觉我就像是一条被捞出水的鱼,又像被吸进外太空,空气稀薄,控制不了一点。”这是哮喘患者在网络分享的自嘲留言,诙谐中透着无奈,也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哮喘并非小病,而是一种随时可能打乱生活节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国各地树木植物陆续进入飞絮期,加之气候温差频繁变化,通常被视为哮喘急性发作...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