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高发,是猪肉吃多了?专家提醒:猪的3个部位,尽量少吃

2025年04月05日11:12:16 健康 1183

老李刚迈进六十岁的门槛,以往身体一直硬朗得很,可最近体检的结果却让他有些懵,血脂偏高了。医生特意叮嘱他,得少吃猪肉。老李满心疑惑,猪肉陪伴自家餐桌几十年,咋就不健康了呢?医生耐心解释,猪肉并非完全不能碰,只是某些部位,确实得谨慎对待。

回到家,饭桌上,老李一边吃着饭,一边和老伴念叨:“咱平时最爱吃的猪蹄、肥肉,还有那营养丰富的猪肝,难不成就是医生说的‘危险部位’?” 老伴也一脸茫然,“这么多年都这么吃,咋现在就成问题了呢?” 其实啊,时代在变,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几十年前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猪肉虽说富含优质蛋白,可它有些部位,高脂肪、高胆固醇扎堆,甚至还可能积累不少毒素。就这么日复一日地吃下去,慢性病的风险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增加。老李越想越纳闷,不禁问道:“到底哪些部分最该少吃呢?吃了这些,真的会得癌症吗?” 这些疑问,不光困扰着老李一家,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日常饮食习惯里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你不妨也想想,自家餐桌上,是不是也常常出现这些 “问题部位” 呢?

中国癌症高发,是猪肉吃多了?专家提醒:猪的3个部位,尽量少吃 - 天天要闻

中国癌症高发,猪肉 “背锅” 了吗?

如今,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如同坐上了 “上升电梯”,逐年攀升,这让大家不免对生活里的各种因素产生怀疑,猪肉作为国人餐桌上的 “常客”,也常常被推到风口浪尖。那么,猪肉和癌症之间,到底有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众多科学家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虽说研究结果错综复杂,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参考。

2017 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的大规模研究。这项研究由北京协和医学院等专业机构牵头,对 10 万多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追踪调查。结果令人惊讶,那些每天都大量食用红肉,比如猪肉的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更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经过肝脏代谢后,容易引发慢性炎症,而这慢性炎症,就像是一颗 “定时炸弹”,大大增加了肝癌的发病风险。乍一听,确实有些吓人,但科学家也明确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猪肉本身,而是人们对它的摄入量过度了。

中国癌症高发,是猪肉吃多了?专家提醒:猪的3个部位,尽量少吃 - 天天要闻

南京医科大学在 2019 年也进行了一项细致入微的研究,他们把目光聚焦在江苏地区肝癌患者的饮食习惯上。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大量食用猪肉的人群,肝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或许和猪肉的烹饪方式脱不了干系,比如高温煎炸猪肉时,容易产生一些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就像一个个 “小恶魔”,会对人体的 DNA 造成损害,进而增加患癌风险。当然,这可不是说只要不吃猪肉,就万事大吉了。要知道,其他高脂肪食物,或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会带来类似的健康问题。

中国癌症高发,是猪肉吃多了?专家提醒:猪的3个部位,尽量少吃 - 天天要闻

中国食品安全研究中心还针对市场上的猪肉产品,尤其是加工猪肉,展开了调查。他们发现,部分加工肉类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还存在抗生素残留的情况。亚硝酸盐的危害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而抗生素残留呢,研究表明,长期在体内积累,可能会干扰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增加患病风险。不过,大家也别过于忧心忡忡,绝大多数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猪肉产品,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可以放心食用。所以,猪肉到底能不能吃?答案是肯定的,但科学家们纷纷建议,要适量食用。猪肉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不良的饮食习惯,要是每天只顾着大口吃肉,蔬菜却吃得少之又少,再加上生活作息混乱,那可不就给癌症创造了 “可乘之机” 嘛。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加工肉,配合适量运动,保持良好作息,这才是预防癌症的 “长久之计”。

猪的这三个部位,最好少吃

肥肉

中国癌症高发,是猪肉吃多了?专家提醒:猪的3个部位,尽量少吃 - 天天要闻

肥肉,那可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入口即化,软糯香甜,香气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可它的脂肪含量,高得让人咋舌。长期过量摄入肥肉,身体摄入的热量会严重超标,久而久之,肥胖、高血脂等问题就会找上门来。猪肥肉里,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在 “作祟”。这种脂肪酸一旦摄入过多,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仅会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还会加快动脉硬化的进程。偶尔解解馋,吃一两次肥肉,倒也无妨。但要是经常大量食用,就如同在心血管健康这条道路上,埋下了一颗颗 “定时炸弹”,隐患重重。

猪肝

猪肝,富含铁和维生素 A,对人体健康有着一定的益处。可大家别忘了,猪肝可是猪体内的 “解毒工厂”。在猪的生活过程中,许多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都会被 “运输” 到肝脏中进行代谢、积累。要是猪的养殖环境不佳,这些毒素就极有可能随着我们的进食,进入人体。即便猪是在正规环境下养殖的,猪肝吃太多,也容易导致人体维生素 A 过量,进而引发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尤其是老年人,身体代谢功能有所下降,还有那些本身就患有高血脂的人群,更得严格控制猪肝的摄入量。

中国癌症高发,是猪肉吃多了?专家提醒:猪的3个部位,尽量少吃 - 天天要闻

猪蹄

猪蹄,富含胶质,不少人都觉得它是美容养颜的 “佳品”。但它的脂肪含量,同样不容小觑。吃多了猪蹄,大量的热量就会涌入身体,胆固醇的负担也会加重。虽然猪蹄不属于红肉范畴,可它的脂肪结构和肥肉极为相似,对于血脂控制不理想的人来说,实在不宜过量食用。而且,在炖煮猪蹄时,大家往往会加入大量调料,这无疑会让菜肴的热量 “蹭蹭” 往上涨。除了脂肪和毒素问题,这些部位还存在寄生虫隐患。要是猪肉没有彻底煮熟,寄生虫就可能趁机进入人体,引发感染。肥肉、肝脏和蹄子,由于自身特殊的结构,更容易成为寄生虫的 “避风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挑选猪肉时,要格外留意质量,烹饪时更要确保彻底煮熟。

当然,如果实在想吃这些部位,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肥肉可以当作调味料,偶尔少量添加在菜肴里;猪肝在烹饪前,不妨用牛奶浸泡一下,这样既能去除部分杂质,又能减少异味,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每次的食用量;猪蹄虽说热量高,但偶尔少量用来炖汤喝,也并无大碍。关键在于,不能过度依赖这些部位,保持饮食多样化,才是健康饮食的真谛。对于喜爱这几种部位的人而言,一定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合理选择。要是已经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那还是建议尽量少碰这些部位。在日常饮食中,不妨多选择瘦肉、鱼类、豆制品等更健康的蛋白质来源,对身体的益处会更多。

中国癌症高发,是猪肉吃多了?专家提醒:猪的3个部位,尽量少吃 - 天天要闻

挑选好猪肉的六个关键要点

看颜色

新鲜猪肉的颜色,应该呈现出浅红色或者淡粉色,看上去就像刚绽放的花朵,富有光泽。要是颜色发暗,那就好比花朵失去了生机,说明猪肉放置的时间可能有点长,已经不够新鲜了。可要是肉色过于鲜艳,鲜艳到有些不自然,那也得提高警惕,说不定是添加了某些不该有的物质。

摸手感

当你用手触摸新鲜猪肉时,会感觉干爽舒适,微微有点湿润,但绝对不会粘手。要是发现猪肉表面粘腻发粘,就像被胶水粘过一样,那就表明肉质可能已经变质。还有个小窍门,按压猪肉时,如果它能像弹簧一样快速回弹,那就说明这块猪肉弹性十足,通常更新鲜。

闻气味

好的猪肉,会散发着淡淡的肉香味,那是大自然馈赠的独特香气,没有一丝异味。可要是你凑近一闻,闻到酸臭味或者刺鼻的气味,那就千万别买了,这块猪肉大概率已经变质,不能再食用了。鼻子可是挑选好猪肉的得力 “助手”,可千万别忽略它的作用。

观察脂肪部分的颜色和质地

猪肉上的脂肪,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洁白如雪或者呈乳白色,看起来干干净净,摸上去也没有那种油腻腻的感觉。要是脂肪发黄,或者变得油腻发粘,那就说明这块猪肉存放时间太久,已经不适合端上我们的餐桌了。

留意肉质纹理

优质猪肉的纹理,就像精心编织的网,清晰可见,肉纤维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杂质或者淤血点。要是肉质过于松散,或者表面有过多血点,那就得小心了,这很可能是有问题的肉。特别是一些冻肉,解冻后如果肉质发白,或者呈现出奇怪的水泡状,那它的质量可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重视购买渠道

购买猪肉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市场或者超市。在购买时,仔细检查包装上的检疫标志和日期标签,只有来源安全可靠,我们吃起来才能更放心。散装猪肉虽然价格可能相对便宜,但它的来源和保存条件都难以确定,存在较大的健康隐患,还是尽量少买为妙。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肺癌初期,不是看咳不咳!告诫:日常若出现5个信号或已加重 - 天天要闻

肺癌初期,不是看咳不咳!告诫:日常若出现5个信号或已加重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肺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踏青出游安全指南 | 遭遇山火,这些避险技巧早掌握 - 天天要闻

踏青出游安全指南 | 遭遇山火,这些避险技巧早掌握

来源:新华网 春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但同时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段。当前又恰逢清明祭扫高峰,野外烧纸焚香同样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为何春季火灾多发?如果遭遇山火,怎样科学逃生避险?发现火情,报警时要注意什么?森林火灾避险有哪些误区?这些实用
汇聚爱心力量,携手共筑孤独症儿童美好未来 - 天天要闻

汇聚爱心力量,携手共筑孤独症儿童美好未来

近日,一场名为“新”“星”相印 爱满苏河的2025年世界孤独症关爱日主题公益活动在普陀举行。长期以来,在普陀区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区新联会一直十分关注“星宝”成长,通过在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设立“星公益”专项基金、成立“星联·心”公益咖啡吧以及开展各种星宝关爱活动等,诠释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责任和担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