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性、非吸烟人群”引肺癌专家关注,“中国方案”再登哈佛讲坛

2024年10月11日15:52:11 健康 1289
“年轻、女性、非吸烟人群”引肺癌专家关注,“中国方案”再登哈佛讲坛 - 天天要闻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受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邀请,登上哈佛讲坛,作为“David J. Sugarbaker讲席访问教授”开展两场早期肺癌诊治专题报告。这也是继2021年受邀作为“Gerald and Elaine Schuster杰出讲席访问教授”后,陈海泉教授第二次获邀在这所著名医院署名讲席进行授课。

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是哈佛大学的主要附属医院。作为该院胸外科延续30余年的学术传统,“Gerald and Elaine Schuster胸外科杰出讲师讲坛”和“Sugarbaker胸外科讲席访问教授讲坛”每年每个讲席仅邀请一位国际胸外科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大咖为该院医生进行2场学术报告,并参加临床、科研教学。陈海泉教授是我国首位、也是目前国际唯一被这两个讲坛邀请授课的学者。

在为期3天的学术日程中,陈海泉教授在该院进行学术报告,分享了团队在早期肺癌诊治领域的研究成果——“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选择性纵隔淋巴结清扫”。陈海泉教授还受邀参加该院外科病例讨论会、教学查房,并在医院的呼吸中心Gand Rounds上发表“肺腺癌的治愈窗口期”学术演讲。学术报告会上,美国心胸外科学会(AATS)主席David R. Jones盛赞:“陈教授的学术成果是近年最有价值的肺癌外科研究之一!”

开启肺癌“微创3.0”时代

在哈佛讲坛,陈海泉教授分享了近期“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研究成果。

他表示,微创治疗是肺癌外科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既往肺癌微创治疗均聚焦于手术切口的“切口微创”和聚焦于减少脏器损伤的“器官微创”。肿瘤医院胸外科团队提出的以系统微创为核心的“微创3.0”理念整合“切口微创”和“器官微创”理念,减少综合系统性的损伤、保留正常淋巴结,尽可能保护患者的脏器组织和功能,延长患者寿命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陈海泉教授说,淋巴结清扫是肺癌手术的必经流程,既往临床中多坚持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最大程度减少复发的可能性,但是,大范围的淋巴结清扫也清扫了没有癌转移的淋巴结,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手术创伤,也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淋巴结就像是免疫屏障中的“警察”,大范围清扫淋巴结,就意味着大批保护人体免疫力的“警察”被清除,这对患者而言有较大的免疫隐患。

若淋巴结不存在转移,是否还需要清扫?为细化淋巴结的清扫标准,陈海泉教授领衔团队提出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理念。

他们根据回顾性研究设置了6项判断条件,并以此设计了前瞻性研究。根据这一判断标准,临床对阴性淋巴结的判断准确率达到100%,相关成果2023年发表于国际胸外科权威期刊《胸部肿瘤学》,期刊同期以《精准医学时代的精准手术》为题配发社论,称该项研究为肺癌外科领域的“里程碑式进步”。

陈海泉教授领衔团队还开展了一项研究,探索癌细胞转移淋巴结和无转移淋巴结的功能差异。研究证实,手术中保留无转移淋巴结,患者的治疗获益会更高。该研究从理论层面阐述了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性。

提出“治愈窗口期”理念

既往认知中,肺癌的高发人群聚焦“老年、男性、吸烟者”三大特点,但陈海泉教授团队通过研究数据发现,“年轻、女性、非吸烟人群”中,肺腺癌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且多为磨玻璃结节型(GGO)肺癌,这颠覆了肺癌传统流行病学的认知。基于这一特征,陈海泉教授团队开展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攻关研究,并创新性提出“治愈窗口期”理念,让这类肺癌“可以在不影响正常人生轨迹的情况下治愈”。

陈海泉教授指出,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有“特殊类型、特殊阶段”两个特点。“特殊类型”是指这类肺癌病理亚型特殊,具有非常长的惰性期。在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惰性期内,进展缓慢,期间患者仅需接受微创手术的处理,无需进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状态,五年乃至十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可达100%。

“特殊阶段”是指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并不是永远惰性,一旦进入进展期,需要接受肺段乃至肺叶切除,并且需要进行围手术期治疗。

为兼顾“追求治愈”和“避免过度治疗”,陈海泉教授提出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治愈窗口期”理念。陈海泉教授表示,由于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惰性期长,因此对某些患者来说,该疾病可能不会影响其生命的正常进程。期间,任何治疗策略均可视为过度治疗。在“追求治愈”的过程中,医生要避免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的发生。

2023年5月,陈海泉受美国心胸外科学会邀请,带领由国际权威学者组成的多学科专家组撰写并发布《肺磨玻璃结节管理专家共识指南》,纳入了相关研究和“治愈窗口期”理念。

在磨玻璃结节型肺癌“治愈窗口期”理念的临床实践中,陈海泉教授表示,应当明确患者的自然病程与预期寿命:若自然病程长于预期寿命,就不需要对病灶进行处理;反之,若自然病程远小于预期寿命,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干预。

陈海泉教授强调,“治愈窗口期”干预的时间点同样值得关注。首先,应在疾病发展至进展期前处理;同时,在漫长的疾病惰性期内,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点,尽量降低对患者职业规划和人生轨迹的影响。

引领早期肺癌个体化治疗

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中,陈海泉教授带领团队在肺癌诊治领域不断探索,引领肺癌个体化治疗,开拓肺癌诊治“中国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被纳入肺癌诊治国际指南,用于全球肺癌临床工作实践。

此外,陈海泉教授领衔团队开展的早期肺癌个体化治疗研究,显著提高了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国际的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国际著名医学中心和国际会议的应邀学术报告20多次。

就两度受邀登上哈佛讲坛,陈海泉教授表示,这体现出国际顶级医学中心同行对中国胸外科学者和肺癌诊治“中国方案”的认可,“我们团队也将在与国际顶级同行的交流、学习中不断总结提升,致力在国际胸外科领域发出更多‘中国声音’,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文:唐闻佳 王广兆 王懿辉

图:受访方供图

编辑:唐闻佳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 天天要闻

他26岁,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现3种症状,或是糖尿病早期症状

糖尿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警告,仿佛是一个隐藏在生活中的潜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样突如其来,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经意间改变身体的平衡。26岁的张凡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三种症状悄然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让他意识到糖尿病的早期信号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 天天要闻

“韭菜免收通行费韭菜薹要收费”引热议,专家呼吁:让绿通目录更“鲜活”

近日,在四川乐雅高速符溪收费站外,一名司机与收费站员工因运输的韭菜薹(俗称韭菜花)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发生争执。有网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费,韭菜薹为何却被收费?高速路公司称,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中。对此,行业相关专家呼吁,随着农产品种类的丰富和细化,《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也...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 天天要闻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后,多名网红医生未下架宣传视频是否违规?律师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随后,多所医疗机构立即叫停了LVA手术。多名医生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频未删除7月11日下午,记者注意到,在多个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网红医生尚未删除发布在个人账号上的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宣传视...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 天天要闻

专家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不符合临床技术推广的规范

“任何一项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和临床研究验证,在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开展。”7月1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群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为什么建议你每天去拥抱一棵树?

人到中年,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上有老、下有小,事业瓶颈、健康隐忧,有时,不是你不想放松,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放松。今天,想分享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拥抱一下大树。别笑,这不是迷信,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很多心理学家、健康专家都推荐的“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 天天要闻

健康旅行、预防中暑、防蚊灭蚊……权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册来了

7月11日,国家疾控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这样看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表示,近期国家疾控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旨在为公众提供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