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感到胸闷气喘、心慌心悸、心绞痛?警惕心脏疾病成为埋伏在老年人体内的“炸弹”!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瓣膜疾病逐渐成为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第三大心脏疾病。在过去,开胸手术一直是治疗瓣膜病的标准方法。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拯救心脏的大门也有了妙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近日,云浮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主任廖尚宇的带领下,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修建成及其团队的指导下,再次完成一例高难度经股动脉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让患者重获健康的“心门”。

本次手术团队
“这半个月来,我总是感到胸闷、气促。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我存在严重的主动脉瓣病变,需进行手术治疗。”68岁的黄先生说,迁延难愈的病情及严重下降的生活质量令他苦不堪言。辗转多家医院后,黄先生最终选择在云浮市人民医院接受TAVR手术治疗。
廖尚宇接诊后,立即组建由心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影像科等相关专科组成手术团队,线上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修建成教授团队进行远程术前讨论,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
相关检查提示,黄先生不仅心功能差、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且合并严重冠脉病变,手术过程中极易出现心跳骤停、低心排、循环崩溃等危急情况。手术团队经过分析讨论,制定了个体化手术策略,充分准备了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预案。

术前CT报告
果不其然,术中惊险环生!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比检查后预想的结果更加严重,心血管内科手术团队立即调整治疗策略,先介入治疗冠脉病变。在右冠介入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管狭窄严重,斑块不稳定,出现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瞬间下降。

术中严重的冠脉病变
然而,手术医生并未慌乱,他们有条不紊地送入导丝、扩张血管、释放支架,熟练解决右冠及左主干严重狭窄问题。接着主动脉根部造影、快速起搏、球囊预扩张、瓣膜过弓、释放支架、瓣膜及左主干支架对吻……经过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手术团队顺利完成手术。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
术后,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平稳,心功能明显好转。该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再次出色完成“守门员”使命,让黄先生重获健康的“心门”,人生再次起航。

术后造影观察,瓣膜形态良好
据了解,TAVR手术是一种微创的心脏瓣膜置换术,相比传统瓣膜手术来说,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的优点。但手术复杂、难度高,对手术团队的专业技术要求高。手术通过导管介入技术,将人工瓣膜输送到主动脉瓣区域,替换病变的主动脉瓣,从而恢复瓣膜功能。
廖尚宇表示,TAVR手术的成功开展得到了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这标志着云浮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微创治疗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进一步推动了省高水平医院建设。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云医轩
【作者】 王谢思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