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顺市唯一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安顺市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全市妇女儿童的医疗救治、群体保健、健康评估、妇幼卫生指标监测等工作任务,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医药全面融入妇幼健康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医院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表彰。180余名医务人员荣获国家、省、市级表彰或奖励。
以建促融,推进“中医药+妇幼健康服务”深度融合
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建立中医药融入妇幼工作机制,先后投入上千万经费,提升软硬件服务能力。引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开设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康复医学科诊室。
2020年,安顺市妇幼保健院获批“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小儿脑病重点专科”,2021年,挂牌“贵州省名中医工作室”。2018年-2023年,获批在研的省级以上妇幼中医药科研课题数量4项,发表妇幼中医药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及sci英文文章10篇,出版的妇幼中医药学术专著2部,获得妇幼中医药方面的发明专利10项,妇幼中医药方面新技术新项目5项并加以推广应用。
以点带面,探索“中医药+妇幼健康服务”新模式
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围绕不同服务群体,实现了中医药在妇幼领域的全覆盖,形成中医药+mdt、预防、保健、康复的“链条式”妇幼健康服务格局。
“中医药+mdt”——开设中医经典病房,于省内率先开展新生儿科针对早产发育落后患儿超早期中医治疗。建成中西医协同院内mdt及远程会诊平台,积极与全国及省内知名中西医专家开展交流合作,为各类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中医药+预防”——科室辩证施治的三九贴、三伏贴,受到广大妇女儿童的欢迎和喜爱。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中医健康科普宣传,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重点人群对中医药及相关技术的认可度和依从性。2024年5月,科普作品在全国395家妇幼保健机构中影响力排名第67,科普视频影响力排名第41,均为贵州省第一。
“中医药+保健”——将中医“治未病”服务理念和方法全面融入到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的优质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康复医学科中医医师每日到产科进行中医查房,中药熏洗、中药塌渍服务5000余人次;开展中药药浴、小儿推拿、中药贴敷、钦针、刮痧等外治项目,累计实施4000余人次。妇女保健科以中医适宜技术为基点,年均服务2000余人次。
“中医药+康复”——将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理论,与scmets教学模式、应用行为分析、心理干预等多学科治疗结合,运用于小儿脑瘫、智力低下、孤独症、发育迟缓等发育障碍儿童康复治疗中。于贵州地区首创的感觉统合加特殊教育训练疗法,治疗孤独症患儿300余例,特色疗法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术会议上推广。2024年7月,开设以“传统中医康复+现代康复技术”融合为特色康复医学科的成人诊区。
通过融合发展,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产科、儿科、中西医结合科等科室诊疗技术实现较大跨越,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业务稳步增长,2023年,医院总诊疗人次257152人次。其中,中医治疗占医院总门诊人次约42.63%,占住院人次约36.23%。
创新“两个结合”,提升“中医药+妇幼健康服务”新内涵
在推进“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创新“两个结合”有效提升服务内涵。
实现中医药服务“沉下去”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妇幼保健网络“龙头”作用,对辖区提供妇幼保健技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指导和业务培训,举办中医药妇幼保健技术规范和妇女儿童的中医药适应技术应用等培训班。与高校合作开展“医教融合儿童康复研究、人才培养合作共建项目”,推动中医药服务向深度、广度发展。
实现中医药服务与群体保健的结合。把中医药服务全面融入到孕产保健、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中,依托于医院每年举办的“安顺妇幼健康行”公益义诊活动,定期到社区、乡镇、学校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主题宣传、专家义诊等,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服务及养生建议,为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立足新起点,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将继续发挥中医药在妇女儿童预防保健和疾病诊疗方面的独特优势,努力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中医药保健服务,谱写妇幼+中医药传承发展新篇章。
刷到全凭缘分
或者好多天
都无法收到最新的推送
朋友们一定要记得
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一起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