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药物难以治愈乙肝?专家:未来3-5年有望看到创新药物

2024年04月28日00:51:32 健康 9113

到2030年,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率要减少90%,病死率减少65%,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而对于我国这样的乙肝大国而言,既要通过继续推进疫苗接种、消除乙肝母婴传播,又要管理好现有存量乙肝感染者、患者等多个维度来多措并举做好乙肝防控。

现有药物难以治愈乙肝?专家:未来3-5年有望看到创新药物 - 天天要闻

4月12-14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粤港澳大湾区健康管理联盟联合主办的“2024大湾区肝病国际论坛暨消除病毒性肝炎大会”在穗举行,并发出《消除病毒性肝炎——大湾区倡议》。贺福初院士、王福生院士等100多位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分享肝病领域前沿研究。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担任本届大会主席。

倡议:共创一个没有病毒性肝炎的美好未来

当前,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福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众健康的威胁”的宏伟目标。中国作为全球乙肝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在《“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指出要“全面实施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消除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近年来,随着国际肝炎合作平台的搭建、母婴阻断、早筛早诊项目的实施、科普教育的强化,多组学数据的积累、前沿药物的开发都极大地推动了消除病毒性肝炎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距离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现有药物难以治愈乙肝?专家:未来3-5年有望看到创新药物 - 天天要闻

“我们深知,只有凝聚各方智慧,让消除疾病负担的责任聚势,没有病毒性肝炎的未来将照进现实。因此,我们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拧紧责任螺丝、疏通堵点痛点,擘画出消除病毒性肝炎的新蓝图。”大会开幕环节,肝病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孙剑教授宣读《消除病毒性肝炎—大湾区倡议》,向全社会发出倡议:由大湾区面向全国着眼全球,共创一个没有病毒性肝炎的美好未来,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而努力奋斗!

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前沿分享也是本次大会的重头。三天会议期间一共开展肝硬化与肝衰竭、肝癌热点论坛、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研究进展研讨会、《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研讨会——彩虹计划肝癌早筛联盟系列活动、南方感染论坛、乙肝预防和乙肝疫苗分会、肝癌早筛彩虹小屋医防融合新模式:肝炎消除全程管理等14个前沿热点论坛。

贺福初院士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分子分型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肝癌的蛋白组学。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大科学计划能够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并且在肝癌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王福生院士分享了有关肝病和重症感染的细胞治疗报告,探讨了细胞治疗在重大传染病和新兴传染病治疗中的前景。侯金林教授详细介绍了肝癌早筛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改善慢性肝病肝癌筛查管理的路径图……与会专家通过多维视角深度探讨肝病在预防、临床治疗、新药研发、无创诊断等方面的现状和对策。

减少增量:

疫苗接种34数亿国人获得疫苗保护

一直以来,疫苗接种在我国的乙肝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每年有2000万新生儿面临乙肝感染风险。1986年,在获悉美国默克公司推出免疫效果更好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卫生部组织包括赵铠院士在内的代表团进行了考察,并在1989年开始引进,并在北京、深圳进行生产,1990年开始推进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30多年来,仅在深圳累计生产销售的乙肝疫苗就超过14亿剂,让4亿中国人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而且在引进技术基础之上,康泰生物实现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6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实现快速免疫与保护,解决了传统乙肝疫苗的依从性差、漏针率高等痛点。为16岁及以上人群无应答者提供了更多免疫选择,填补了乙肝疫苗应用于无应答人群的空白。

现有药物难以治愈乙肝?专家:未来3-5年有望看到创新药物 - 天天要闻

管理好存量:

广东已将病毒性肝炎防治纳入重点民生工程

消除病毒性肝炎,需要从减少新发感染,发现和规范治疗好现有感染者、患者等多个维度来推进。

“乙肝治愈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但在现阶段运用现有的药物手段,要实现表面抗原转阴还比较难以实现。”孙剑教授透露,目前在临床新药研发方面,我国和全球科学家都在持续发力。“相信未来3-5年时间,我们有希望看到这些新的创新药物。”

他表示,消除病毒性肝炎,需要从减少新发感染增量,发现和规范治疗好存量(现有感染者、患者)等维度来推进。据悉,通过多年实施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我国适龄人群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群体的乙肝感染率已经被控制在了较低的水准。“通过进一步推进乙肝母婴阻断工程,实现乙肝母婴零传播,我国的新发感染问题将被控制在极低的水平,极少再有新发乙肝患者。”

但在现有感染者和患者即解决“乙肝存量”问题方面,当前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主动检测率偏低。孙剑教授表示,根据最新的测算,我国现有乙肝感染者、患者大约为7500万人,但该群体的整体诊断率仅为20%,剩下了6000万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或患病。“在不自知,不管理、不规范治疗的情况下,他们的疾病仍在悄无声息的进展。要降低他们的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首要工作就是将这部分人群找出来,管理起来。”

现有药物难以治愈乙肝?专家:未来3-5年有望看到创新药物 - 天天要闻

目前,全国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工作也在迅速推进,如广东省的“顺德均安星火项目”,免费筛查乙肝与丙肝,为无抗体保护人群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据悉,广东已经将病毒性肝炎防控列入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并将推动实施全省病毒性肝炎防治行动列为民生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省级财政投入2.78亿元,在全省强化乙肝和丙肝患者的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加强乙肝疫苗接预防接种,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率和治疗率,逐步降低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沈锐冰 通讯员 杨芳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散步是肺病“导火索”?医生告诫:若走路时出现2症状,一定警惕 - 天天要闻

散步是肺病“导火索”?医生告诫:若走路时出现2症状,一定警惕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李大爷,你这两天散步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胸口发闷啊?”话音刚落,李大爷挠了挠头,说:“是啊,王医生,我还真有点儿这种感觉。
误将咳嗽当感冒,其实是肺癌前兆,医生告诫:一定警惕几点症状! - 天天要闻

误将咳嗽当感冒,其实是肺癌前兆,医生告诫:一定警惕几点症状!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在湖北省的一家城市医院内,范医生正在诊室内仔细检查一位新来的病人,钟浩。钟浩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这几周他一直被持续的咳嗽困扰,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
走路是血压的“罪魁祸首”?医生:想要血压正常,这3件事要少做 - 天天要闻

走路是血压的“罪魁祸首”?医生:想要血压正常,这3件事要少做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你最近是不是经常剧烈咳嗽,还喘不上气?”医生李建国眉头微皱地问道。张大志,一名公司白领,点了点头。最近的他总是觉得胸闷,特别是走路稍微快一点,便会觉得喘不过气来。
1796年5月17日琴纳出生,他发明了牛痘终结天花,人类百年无此患 - 天天要闻

1796年5月17日琴纳出生,他发明了牛痘终结天花,人类百年无此患

今天是5月17日,1796年5月17日,有一个叫琴纳的人出生,他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因为他发明了牛痘。大家知道天花这种病吗?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相关机构宣布说,天花终于彻底灭绝了,人类社会再也没有天花了。所以1982年以后我国出生的儿童,再也不需要接种这个天花疫苗了。
69岁老人有关节炎,每晚用热毛巾敷膝盖,3个月后,身体状况如何 - 天天要闻

69岁老人有关节炎,每晚用热毛巾敷膝盖,3个月后,身体状况如何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这把年纪了,膝盖疼起来就像是下雨前的气压计,准!"李芳季说。李芳季今年69岁,关节炎折磨她多年,尽管她一直乐观地生活,但疼痛有时仍让她感到无奈。
医生多次呼吁:50岁之后,要坚持午休,少做这3事,很多人不听劝 - 天天要闻

医生多次呼吁:50岁之后,要坚持午休,少做这3事,很多人不听劝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你这样下去,不光是小毛病,后果可不堪设想啊。”医生王伟看着坐在对面的韩大伟,语重心长地说道。韩大伟,一个50岁的中年男子,是一家国有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
香蕉是胰岛“杀手”?医生:不想早早患上糖尿病,3种水果得少吃 - 天天要闻

香蕉是胰岛“杀手”?医生:不想早早患上糖尿病,3种水果得少吃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咳咳咳……”一个下午,李小明又一次剧烈咳嗽起来,整个人仿佛被咳嗽折磨得快喘不上气了。他是一名广告公司策划,最近正是年底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