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队” 成都双流打造行走乡间的“流动医院”

2024年02月27日13:45:04 健康 1862

家住成都市双流区永安镇松柏村的付大爷,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每当卫生院家医团队下乡,付大爷都如约而至,配合着各项健康监测,往往还会主动咨询家庭医生舒丽萍一些健康建议。团队下乡是医护与居民们长期形成的为健康“双向奔赴”的默契,也是付大爷与乡亲们舍不得错过的“把茶话桑麻”的约定。

“舒医生,你们又来啦,我最近老是胃反酸,可怎么办啊?”“今年的免费体检什么时候开始?我还想自费加做一个胃肠镜检查”“今天我老伴脚崴了,出行不便,还要麻烦您上门看看”,面对乡亲们的“絮叨”舒医生一一耐心解答。翻开付大爷的慢病管理小手册,一整年的血糖、血压检测记录、吃药情况记录等各种健康信息如群蚁排衙,内容之详实令人心安。舒医生则开始根据最新测量的血压、血糖结果,调整付大爷的用药剂量,随后上门为其老伴诊疗。诊疗中,作为家庭医生的舒丽萍从生活起居到饮食习惯,事无巨细地对二老进行健康指导。

“一村一队” 成都双流打造行走乡间的“流动医院” - 天天要闻

永安中心卫生院优化家医团队结构,组建“全+专+N(中医、护理、药师、网格员)”的健康队伍,通过重塑看病模式和医疗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从“病人找上门”向特殊患者“送医上门”转变,从“单人诊疗”向“组团共诊”的双转变转变,使得就医配药更便捷,失能老人能居家护理、家庭医生服务更优化,通过在辖区7个村(社区)开展的162余次巡回工作,累计服务6582人次。

“一村一队” 成都双流打造行走乡间的“流动医院” - 天天要闻

据悉,双流区于2023年7月建立家庭医生团队常态化巡诊机制,全区家医团队通过“一村(社区)一队”的包片方式,在对应片区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打造行走乡间身边的“流动医院”。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辖区村(社区)微网格数量及人群分布,合理匹配家庭医生团队。巡诊服务一般每周2次,主要根据对应村(社区)的实际需求,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并同步履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职责,团队中上级医院专家主要负责“后备”技术支持。

“一村一队” 成都双流打造行走乡间的“流动医院” - 天天要闻

家医巡诊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优化区域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巡诊工作的开展,不仅体现了家庭医生团队“签而有约”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全专结合”模式的扩面推广。自2023年7月全区开展巡回诊疗工作以来,全区通过167支队伍累计开展巡回4000余次,服务群众超7.8万人次,把健康和安心带到双流的千家万户。(唐宇、郭阳)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钙化,需要治疗吗?会不会影响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闻

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钙化,需要治疗吗?会不会影响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为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钙化而感到担忧和困惑。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轻男士来到我的门诊,他因为最近感觉小腹不适,于是做了一次B超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前列腺出现了一些钙化的现象。
饭后散步其实是错的?医生:上了60岁后,饭后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闻

饭后散步其实是错的?医生:上了60岁后,饭后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热得离谱啊!”张大爷扇着手里的蒲扇,汗流浃背地说道。他和妻子刘阿姨正和对门的老邻居李叔李婶在小区对面的公园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