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失语指脑卒中导致优势大脑半球语言功能区受损而引起的获得性语言障碍,出现自发讲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六个部分语言功能不同程度受损。
失语作为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首次卒中后发生率可达32%。尽管急性期卒中后失语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恢复,多数仍会遗留一定程度言语功能障碍。卒中后失语不仅严重影响患者交流,而且由于理解力下降、发音困难等使患者无法理解康复指令,难以配合其他康复训练,影响脑卒中的整体预后。
卒中后失语越早干预预后越好
卒中后失语越早干预越好,建议卒中后24小时内进行卒中失语的筛查、待病情平稳后进行干预。
对于失语症的早期干预,除经典的神经修复治疗、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外,目前以低频电刺激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为主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以及多奈哌齐、美金刚等药物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1、神经修复治疗:
卒中后失语根源是优势大脑半球语言功能去受损,所以修复/重建受损神经是最为紧要的一步。据临床数据表明,实现15%的结构就可以支撑80%的功能。神经修复治疗是通过修复受损的神经元和激活残余的神经纤维,以达到神经网络的重塑的目的,从而实现神经功能的恢复。早治疗对于神经网络的重塑起着积极地作用,所以建议患者在卒中平稳后,就干预治疗。
2、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训练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提高失语患者的语言理解及输出功能,使患者逐步融入家庭和社会生活。训练方法包括Schuell刺激法、 认知-记忆- 思维刺激法、旋律语调治疗法、交流效果促进法、强制性诱导言语治疗、词联导航训练法以及音乐疗法等。治疗原则为有针对性、从易到难、反复强化。
3、低频电刺激
经头皮低频电刺激可将外部刺激信号传递给相关区域脑组织,进而调整大脑皮质功能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脑电活动,激活脑语言功能。低频电刺激疗法能有效促进语言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生活质量。
4、重复经颅磁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指将短暂穿透头骨的脉冲磁场规律重复应用于特定皮质区域,使皮质神经细胞的膜电位改变,从而产生动作电位,使大脑发生可塑性改变,以恢复患者语言功能。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提高运动性失语患者谈话、理解、复述、命名等能力。
5、经颅直流电刺激
对治疗慢性失语、亚急性失语患者的发音准确性有所提高,但命名、音节重复任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如多奈哌齐、美金刚等,可适当补充或替换神经递质,改善被破坏的神经递质通路,减轻失语症患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