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许咏怡
图/受访者提供
区伯今年70岁了,耕过地、开过车、入过厂,如今正值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之际,然而近日的一次超声检查,却让区伯的生活陷入了黑暗。
区伯的烦恼:一定要切除膀胱吗?
“膀胱内高回声团块,考虑可能是膀胱癌,建议进一步检查。”听到这个令人害怕的B超检查结果,区伯赶紧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泌尿外科副主任吴文起教授给区伯完善了相关检查,CT结果显示膀胱后下壁有菜花样的肿瘤。
发现有菜花样的肿瘤
为了进一步明确肿瘤情况,吴文起给区伯施行了膀胱镜检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中切除膀胱肿瘤进行病理检查。
但不幸的是,病理结果提示:(膀胱肿瘤)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局部浸润固有肌层,并且前列腺送检组织也可见肿瘤,这意味着他的膀胱癌已经处于较晚期的阶段。
根据区伯目前的检查结果,可以进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及全尿道切除术。但是由于区伯平时体质较差,而且担心带尿袋生活会导致生活不便,因此不愿意进行膀胱根治性切除。
经过与家属及区伯本人充分沟通,吴文起给区伯进行了第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最大限度切除了肿瘤,并且术后给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保膀胱综合治疗。
这次保膀胱癌治疗效果到底怎么样?区伯能回归正常生活吗?
保膀胱癌治疗,助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区伯也十分积极配合,定期复查CT、膀胱镜等检查,到目前为止均没有膀胱癌复发的征象,这让区伯很是振奋:“知道得了癌,本以为没多长时间了,没想到现在膀胱癌还能这么治。”
吴文起指出:“膀胱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分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反复的无痛性肉眼血尿。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膀胱癌病例数约为8.5万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属于高风险手术,死亡率2.5%-2.7%。由于患者自身基础疾病或手术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许多患者不适合或拒绝根治性切除手术,因此目前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和补充了根治性切除手术,平衡了肿瘤控制和生活质量。”
他补充道,从疗效上看,保膀胱综合治疗的疗效并不劣于标准的膀胱根治性切除手术,10年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均能达到50%以上,从生存质量上来看,保膀胱治疗则存在一定的优势,患者的精神、心理及社会功能均得到较好的保护。
同时,吴文起也提醒:保膀胱治疗正在部分膀胱癌病人中发挥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膀胱癌病人都适合进行这种治疗方法。因此,如果有无痛性肉眼血尿等症状,怀疑膀胱肿瘤可能时,请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