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烤”天气,这三类人群需警惕热射病

2022年07月14日04:02:17 健康 1920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全国多地相继进入“蒸烤模式”。四川、浙江等地已经出现多名热射病患者。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夏天气温高出现中暑司空见惯,殊不知重度中暑即热射病的死亡率高达50%。

“蒸烤”天气,这三类人群需警惕热射病 - 天天要闻

热射病多见于哪些人群呢?

第一类人群: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消防员、运动员等。这类人群的工作场所体感温度高,工作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常出现睡眠不足、水分补充不足、出现轻度中暑症状未引起重视等危险因素。

第二类人群: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等。他们或是防暑意识不够,因节俭选择不开空调、泡温泉或蒸桑拿时间过久等,或是因习俗里三层外三层地捂着被子出汗退烧,或是父母粗心大意将孩子忘记在车厢中。

第三类人群:有基础疾病或服药人群。基础疾病包括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等。或者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如抗胆碱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蒸烤”天气,这三类人群需警惕热射病 - 天天要闻

出现这些表现,需警惕热射病

多数热射病患者以意识状态改变伴高热为首发症状,同时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继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造成死亡。但这类人群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并不容易。

国内研究显示,在发病现场,初步诊断中仅有12.3%的患者诊断为中暑或热射病,未诊断者大部分以症状性描述(如高热、恶心、呕吐等)为主(64.5%),其次是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24.3%)。

生活中对于发热原因不明、曾处于封闭环境中的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的患者,若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排除脑卒中的可能)时,或者当患者有高温(高湿)环境作业或高强度体力运动经历,并出现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当首先考虑到热射病。

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做好夏季消暑,可积极预防热射病的发生,特殊工种人群需改善工作环境,调整工作和训练时间,避开炎热时间段,特殊人群需加强社区志愿者的上门看护。这样才能安然过夏,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马帅、健康报特约记者杨舒玲

编辑:管仲瑶 马杨

视频:李可仪 黄丘岚

制图:马杨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闫䶮

来源: 健康报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 天天要闻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加患癌风险。以下这五类食物,建议大家赶紧少吃!1.
小暑时节防“暑湿”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防“暑湿”

7月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 天天要闻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高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脑结冰”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 天天要闻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流言:吃鱼卡刺时,可以使用民间流传的“土方法”来解决,如喝醋、吞咽米饭、馒头等。真相:鱼刺的主要成分是钙,可与醋中的醋酸发生反应,但想要用喝醋来软化鱼刺,效果甚微,因为醋在喉咙中只是短暂停留,作用时间不长,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软化
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气血足 夏季养气血,试试这3招→ - 天天要闻

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气血足 夏季养气血,试试这3招→

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夏季,我们该如何养气血?身体哪些部位“发红”说明气血充足?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你气血充足!夏季,人体容易受到暑邪影响,出现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况,也是“血虚”的表现。如果身体这5处“发红”,则说明你气血充足、
小暑时节,养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养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时04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季夏时节的开始。此时初伏将至,在一日胜过一日的炎风热浪中,荷花怒放、流萤飞舞、蝉鸣阵阵,万物用热情礼赞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