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预嘱首次入法,临终抢救该由患者说了算 | 新京报快评

2022年07月03日23:47:03 健康 1190
生前预嘱首次入法,临终抢救该由患者说了算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2021年3月21日,北京松堂关怀医院,一老人在病房外通道散步。通道的末端是雏菊之家,专为儿童临终关怀设置的病房。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据报道,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于近日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其中,第七十八条在“临终决定权”上做出了大胆突破,规定如果病人立了预嘱“不要做无谓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让病人平静走完最后时光。深圳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生前预嘱立法的地区。

该条新法规,对于不堪忍受过度抢救之苦的临终患者,是一大福音。人之将死,个人意愿既难以表达,更难得到尊重。尤其当各种导管插进患者身体后,患者说话交流的机会丧失,想表达想法几乎不可能,即使因过度抢救导致患者十分痛苦,也只能被动忍受,直到生命结束。

但有了生前预嘱则不同,临终抢救是否采取插管、心肺复苏等创伤性抢救措施,是否使用生命支持系统等,患者均可事先自主做好安排。而且,这种生前预嘱具有法律效力,不必担心医生和家属会随意更改。长期困扰临终患者家属的一道难题,也有望从此得到化解。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的子女及其他亲人而言,尽管患者已处于弥留之际,若不“尽力抢救”,对己怕留下遗憾,将来自责“是我害了老人”;对外则担心留下把柄,怕人说不孝、舍不得花钱。倘若老人有多个子女,主张“放弃抢救”的子女,还可能受到其他子女的指责。

在这些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明知任何医疗措施都已经不可能逆转病情,仍然“不到最后决不放弃”,就成为普遍现象。在此过程中进行的过度用药、检查,甚至过度抢救等,不仅加重了自身经济负担,也给患者带去痛苦,对医疗资源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有了生前预嘱,相关决定来自患者本人,并得到法律的支持,家属便可以不再面临这种两难选择。同时也给医生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此前,民间也在大力推广生前预嘱,比如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在业界就广为人知,其相关网站推出的“我的五个愿望”,国内已经有5万多人填写。

但这种民间倡导不具法律效力,一旦患者亲属对此有异议,医疗机构及医生就可能面临民事侵权索赔,或者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让医生不敢做决定。也因此,当患者生命垂危之际,医院仍秉着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对其进行无谓抢救的情况,并不罕见。

通过立法,生前预嘱具有法律效力后,医生在法律框架下做出选择,将不再顾虑重重。

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从制度层面推动传统观念转变的过程。有时候,不惜代价的抢救,并非是患者所乐见的,也不是对生命尊严的最好保护,更不应以此站在道德高地,评判患者子女及医院、医生的选择。

以此而论,深圳率先在全国建立“生前预嘱制度”,其在“临终决定权”上的观念引导和制度探索价值不应小觑。

建立生前预嘱制度,通过立法赋予患者临终抢救决定权,给患有医学上抢救治疗无望疾病的老人带来安宁,使他们的离世从“生死两相憾”变成“生死两相安”。

也要看到,生前预嘱的完善和普及,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前预嘱涉及诸多法律和医学专业概念,患者理解有难度,签署生前预嘱前,要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服务。包括创伤性抢救是否值得实施、损害与收益如何评估等,也要完善操作规范,使之有章可循。

此外,生前预嘱入法,也要避免被恶意利用,比如临终抢救的医疗开支很大,要谨防健康商业保险夸大生前预嘱的作用等。

尽管生前预嘱首次入法,规则未必成熟,但深圳在此方面进行的制度性探索,必然会日益累积经验,为我国普及生前预嘱开创一个科学模式,最终让每位患者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临终抢救方式,能够从容和有尊严地离世。

撰稿 / 罗志华(医生)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卢茜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科普】洗头后这个惯性动作,会加重脱发 - 天天要闻

【科普】洗头后这个惯性动作,会加重脱发

很多人习惯用毛巾用力擦拭头发,认为这样能帮头发尽快干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习惯性动作,会加重脱发。01 洗头后最怕用毛巾搓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教授杨希川表示,洗头后用毛巾大力揉搓头发,可能会造成发质损伤,让发质越来越差。
开启失眠治疗新篇章,国产助眠药上市,改善睡眠质量有了新武器 - 天天要闻

开启失眠治疗新篇章,国产助眠药上市,改善睡眠质量有了新武器

睡眠,可以说是现代人的一大困扰,尤其是中老年人和长期受慢病困扰的人群。说失眠吧,有的人确实又能睡着;说睡得好吧,半夜老是容易醒,醒了又很难再睡着,甚至整晚梦多,睡眠质量很差。好睡眠,如今已经成了一种难得的、花多少钱也无法轻易买到的高级奢侈品
7月常喝这几种茶,疏肝解郁消肝火,医生: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 天天要闻

7月常喝这几种茶,疏肝解郁消肝火,医生: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一到夏天,特别是七八月份,心情莫名烦躁、睡眠变差、口干舌苦?我在门诊中遇到不少中老年朋友,说自己“火气大得厉害”,尤其是肝火旺、情绪压抑这两个问题最常见。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夏天的“老朋友”——肝火偏旺、情绪郁结。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
“这个真盲区了......”吃左氧氟沙星可致跟腱断裂? - 天天要闻

“这个真盲区了......”吃左氧氟沙星可致跟腱断裂?

【来源:江苏新闻】近日,一则关于“吃左氧氟沙星可能导致跟腱断裂”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表示,自己此前从未听说过这种“性命攸关的常识”,并对此感到震惊和担忧。△图源网络引发此次热议的是一位博主发布的微博。
疼!女子切菜切断手指,医生争分夺秒成功再植 - 天天要闻

疼!女子切菜切断手指,医生争分夺秒成功再植

熊女士是一名勤劳的家庭主妇,2025年6月2日,熊女士像往常一样为家人准备晚餐,在切菜时不慎切伤左手食指,致左手食指远端部分指体不全切断,伤指肿痛、局部活动性出血。熊女士被吓坏了,赶紧用创口贴简单包扎手指后,和家人一起赶到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