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掉旧标签,寻求心力量(一)

2022年12月18日20:02:16 心理 1694

(七年级语文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心理元素开发)


环节一:亨特的魔咒

师:在爬上悬崖的过程当中,莫顿·亨特的心里总会冒出来哪些话,阻碍了他的前进呢?浏览课文,划出这些句子。

1.“我犹豫了” 2.“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 3.“我犹豫不决。”

4.“不知何时,我回头向下看了一眼,然后吓坏了。悬崖底下的地面,看起来非常遥远,只要划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崖壁,然后摔到岩石上,摔个粉碎。”

5.“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幻莫测,我肯定上不去。”

6.我趴在悬崖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的回家。

7.爸爸!他来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8.“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9.“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


师:老师把这些话都摘列在黑板上,我们看一下这些话里边用的什么词最多?

生:否定词。

师:对,是否定词。这些词说出了莫顿对自己爬悬崖这个事怎样的看法?”

生:“我不行” “我不能” “我做不到” “谁都帮不了我。”

师:对,这个观点牢牢占据了莫顿·亨特的大脑。在他爬悬崖的过程中,每当他害怕的时候,这个观点就不自觉地跳了出来,暗示他:“你不行!”,“后果太危险!”那么,老师好奇一下,这个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从文中找到那句话。

生:“在过去的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心间——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揭掉旧标签,寻求心力量(一) - 天天要闻

都说我不行,我可能是真的不行......


师:八年来,这个信念就在亨特的心里扎了根,每当需要勇气做事时,它就会跳出来吓他,就像是一个邪恶的魔鬼在念魔咒。同学们,在你13岁的成长过程中,有谁也经常像莫顿的妈妈这样,因为你的身体的虚弱,或者因为你的粗心大意,因为你性格或者身体上的一些小问题让他们很担心,让他们很讨厌,让他们很生气,让他们很不满意,所以他就给了你一些这样的警告,这样的叮嘱让你记在心里,而且记了很多年?在你做一些事情的过程当中,这个话就会不由自主的从你的心底里涌出来,影响到你现在做事了,有吗?大家想一想。

“你近视那么厉害,考大学很多专业你都不能选,看你能考个啥学校?”

“你上了一个差的初中,你就上不了好高中了,那你又能考个啥大学呢?”

“你长那么胖,谁会喜欢你呢?”

“你唱歌不好听,体育也不好,弹琴也不咋地,学习成绩一般般,看你能长大干啥呀?”

“走路不要从河边过啊,你头一晕,会掉下去,冲下去就活不成了!”

“不要爬高,一脚踩不稳摔下去咋办呢?”

“不要跟着学习不好的孩子在一起,它会影响你的,就把你带坏了!”


师:这些话真不好听啊。不过我们换一个角度想一想:莫顿·亨特的妈妈对他说的话,对他有过什么作用没?

生1:他身体瘦弱,是不能疯跑的。这孩子总算是安全了。

生2:家里人都因此而格外照顾他。

生3:虽然让他也有那么一些胆小,但是他会因此变得格外谨慎。

生4:他收获了妈妈对他的关爱。

......


师:就从这一点来说,莫顿是不是可以感谢他的妈妈呀?那么你听到的这些话,有的很扎心,很刺耳,很难听,会让你很难过,但是我们想一想,它有没有给过我们一点帮助呢?想一想,说说看?

生1:我长的不好看,但是我也因此更加努力学习了,我争取用我的学习成绩来弥补我的长相的不足。

生2:在小升初复习时,我就非常努力,所以我就考上了73中最好的班级,这么好的学校,我将来一定会更好的,所以那句话对我也是一个推动。

生3:妈妈说我弹琴不好,可是我喜欢呀!我非争一口气!我现在已经过了十级了,我弹的不是挺好的吗?


师:所以啊,当年的这些警告呀,提示呀,叮咛啊,或者说是厌恶的话呀,我们总能挑出来一些对我们有用的,不管它是正面的鼓励,还是反面的刺激,都让我们有了一定的成长。我们现在长大了,也有了这么好的成长,我们放下内心的抱怨,在心里呵呵一笑,对着他们说:“谢谢你们当初那些话,我收到了,我变得更好了。我不会再那么害怕你说的那样了!谢谢您!”

揭掉旧标签,寻求心力量(一) - 天天要闻

谢谢你曾经给我的那些提醒

师:那么拐回来,我们再看一看,莫顿·亨特带着这样的魔咒,在爬悬崖的过程当中,他的内心又有着怎样的欲望呢?他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我们来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1:“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活泼”

生2:“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

生3:“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生4:“我努力往上爬着。”

生5:“努力的向他们爬过去。”

生6:“我缓慢的爬着。”

生7:“我偷偷抓住背后的岩石,” 生8:“喂,等等我......”我哑着嗓子说。


师:这些句子放在一起,大家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莫顿·亨特呢?

生1:他尽管自己非常非常的害怕,甚至是害怕的都找不着魂了,但他一直在往上爬。

生2:害怕着,前进着;前进着,哆嗦着。

师:他哆嗦着,还在前进着,直到他一个人的时候实在不敢动了,还能趴在那儿不动,避免更可怕的事情发生。这个小孩儿从小病弱,能坚持能做到这样是不是也很难得?是不是也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看到了一个想往上爬的小孩,他是非常非常的努力的,对吧?

师:在你长这么大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非常困难的事?让你非常害怕的事?当你想做的时候,你小时候受过的警告呀,指责呀,不屑呀,这些话都会习惯性地冒出来,让你对自己很没有信心;但是你又非常的不甘心啊,你一边没劲却又一边悄悄在努力,希望自己能够慢慢跟上去,不掉队。因为你对自己想做的事,想做的那个人,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它成为现实。你有一颗不甘心的心呀!

揭掉旧标签,寻求心力量(一) - 天天要闻

我害怕,可我还是想看看呀。

想想看在你的成长过程当中,有没有这样一个努力的小身影啊?给大家交流一下吧!

生:(交流。略)

师:非常好,大家都非常的勇敢,让我看到了一颗又一颗向上的心,不服输的心,美好的心!那么我们大家再来看一看,在莫顿·亨特爬上悬崖的过程当中,他心底里不由自主的冒出来的那些影响他往上爬的语句,老师用粉笔给它们勾个边儿,我再用粉笔涂抹一下,我再把莫顿·亨特努力向上爬的表现写在下边。

揭掉旧标签,寻求心力量(一) - 天天要闻

是什么压着我不敢前行?


如果把下面的部分看作是莫顿·亨特的小小身影的话,大家看看,上边这个涂了大片阴影的图案像什么呢?

生:暴风雨前的乌云。

生2:一座沉重的大山。

师:莫顿·亨特就是这样顶着巨大的压力,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心底的魔咒像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次又一次的向他压过来,莫顿·亨特小小的身影爬呀爬,大山的重量不断地压呀压。爬,压;压,爬......多么艰难,又多么可贵呀!

如果他能够把这些压在心头的小魔咒赶走,把贴在自己身上的“我不行”“我不能”的标签揭掉,那么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又怎样把它揭掉呢?我们看课文的后半部分——爸爸来了!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