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抑郁孩子的自述:我每天生不如死,父母却浑然不知

2022年12月07日23:10:06 心理 1254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所有精神卫生疾患中,抑郁症是青少年疾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国内,9~18 岁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 14.81% 左右。

甚至有人说:“儿童抑郁症成了时代病。”

很多父母都想不明白:

“我们掏心掏肺养着的孩子,怎么会抑郁呢?”

“我的孩子明明什么都有,为什么不幸福呢?”

我们采访了3位曾被抑郁症困扰的孩子,从他们的故事里,也许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3个抑郁孩子的自述:我每天生不如死,父母却浑然不知 - 天天要闻

从小到大,我就是为奖状而活


从小到大,爸妈就是我的监督员,时时刻刻修正我的言行。

他们对我有很多期望和规划,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听话,要好好学习,要考一百分,要评三好学生,要考名校。”

所有与此无关的事情,都要被剪掉。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看漫画,爸妈不让看,我就在房间偷偷看。

有一天,我正看得入迷,妈妈突然推门进来,一把扯过我手里的漫画书二话不活就撕成碎片,她满眼怒火,冲我吼:“你给我站起来。”

我吓得浑身发抖,哭着保证:“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我一定听话,求你别生气了。”

爸妈经常对我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这是你的弱点。” “不聪明没事,多下笨功夫。”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很笨。

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我捧来奖状的时候,似乎我就是为奖状而活的。

不过,他们也要补一句:“不要骄傲。”

终于,2017年,我从国内一所知名的双一流医学院校硕士毕业,进入了一家国内知名的大医院,一时众人羡慕。

父母太开心了,在他们眼中:我的未来花团锦簇,终于过成了他们理想的样子。

我也以为我会开心,终于可以财务自由,终于可以做自己了。

可我心里特别慌,一想到未来就喘不上气来,就想逃跑,干啥都力不从心,说不出来哪里不舒服。

白天,我还能强撑着上班,到了晚上,我就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后来整夜浸泡在烟酒里,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失控又颓废。

我还爱上了一个满嘴谎言、到处骗钱的男人。

失败的爱情和失控的生活背后,分裂的人生带给我的心酸和眼泪,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些失眠和噩梦的夜晚,只有手机陪我到天亮。

我到底是怎么了?

我不是已经拥有了别人羡慕的工作和生活了吗?

我到底在作什么?

好几次,我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一两天,像植物人一样一动不动,只是为了想清楚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想想死也挺简单,两眼一闭,身体停止运作,也许只需要几分钟,然后,离开了,地球照样转。

有一天,我躺在床上怎么都起不来,觉得自己是完蛋了,就别去医院耽误患者了。

于是,我流着眼泪双手颤抖给领导发了辞职申请。

领导给我放了一个长假。

我四处寻找帮助,然后来到了海蓝老师的课堂上,我鼓足勇气问她:“我到底是怎么了?”

老师慈爱地说:“孩子,因为你从来都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活过一天。”

我的心好像被爱击中了,有光照了进来。

课堂上,我非常幸运地有了一个让海蓝老师梳理的机会。

我看到了被父母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紧紧捆绑了27年的自己。

我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举手投足都被别人控制。

从小到大,小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大到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没有一件事是我自己做主。

从来没有人听过我想要什么,从来没有人问过我害怕什么。

好像,我就是个没有心的人。

有多少次,我想离经叛道,不再循规蹈矩;我想疯跑疯玩,不再埋头苦读;我想破口大骂,不再温文尔雅……

我不敢,我害怕父母的失望与怒火,害怕别人的眼光,害怕自己变得“不好”。

我又不甘心,我太想过自己的生活,两相撕扯,我就开始用放纵来逃避。

当放下了自我对抗和消耗,在老师引导下将力量吸入身体,赶走了黑暗,闭着眼睛,我看到了智慧的化身,那是我自己的样子!

结束的那一刻,感受着身体的放松,我才知道,原来我内心深处,只是想找到丢失的自己……

3个抑郁孩子的自述:我每天生不如死,父母却浑然不知 - 天天要闻

点评:

抑郁是人生长期没有遵循自己内心愿望的结果。

做由心而发的事,是根除抑郁的核心。

实际上,无法遵循内心的意愿生活是恐惧害怕使然。绝大多数的恐惧害怕是过去经历造成的内心投射。

做由心而发的事情,一步一步向前,抑郁也就会离你慢慢而去。

与自己的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一切外在的表现只不过是内在世界的呈现罢了。

一次次回到自己、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给到自己关怀,成长自己。

成长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自己的资源,给自己种花;疗愈过去的创伤,给自己拔草。


3个抑郁孩子的自述:我每天生不如死,父母却浑然不知 - 天天要闻

我划破自己的手掌,

血流出来,才好受一点……


我爸妈的关系一直都不太好,经常吵架,而且吵架从来不避讳我。

上六年级的时候,一个半夜,他们又吵架了。爸爸冲进我的房间,一把揪起熟睡的我,吼着说:“看看你妈啥嘴脸,像不像个神经病!”

我在睡梦中被惊醒,吓得一声不吭。

妈妈天天都和我说爸爸的不好,结语总是:“你看,你爸这么个样子,为了你少受点苦,为了这个家,我忍了多少......”好像妈妈这么惨,都是我的错。

爸爸生气了,就会找茬骂我,很多难听的话都往我身上招呼,就像我是他的仇人一样。

我越长大越讨厌他们。

2019年年底的一天,一家人吃饭时,爸爸发表了一通男权言论,言语里全是对女人的偏见,我听得脑子嗡嗡嗡响,实在忍不了,一拍桌子站起来反驳,说他“胡说八道”。

爸爸气坏了,大吼道:“你竟然敢对我说脏话!”

我大声喊:“我就说了,你怎么着!”然后跑到自己房间,爸爸追过来,一脚将门踹开,狠狠扇了我一巴掌。

一巴掌下去,我的头闷闷的,一摸脸全是眼泪,我心里像烧着一股火,“我不想活了!”我跑到了楼顶,想跳楼算了。

妈妈吓坏了,跑到楼顶陪我,一直抱着我,我俩一起哭了一下午。

我和爸爸的矛盾就这样激化了。

初三,我的成绩不理想,爸爸又开始骂我,“考这么点成绩,要饭都没人给,有什么用,白吃饭的东西……”

我狠狠地把碗摔在地上,跑到卧室,拧开矿泉水瓶子,水浇在头上,我才觉得自己不会马上爆炸。

经常,我的心里难受得喘不上气来。

有时候,我会拿小刀划自己的手掌,看着血流出来,身体上的痛让我觉得自己还活着。

妈妈发现了我的伤口,吓坏了,就带我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问我有什么愿望?

我说:“希望爸妈赶紧离婚。”

当时,妈妈大哭起来,她说自己不明白,明明是一家人,日子为什么会过成这个样子?

为了让我们好过一点,妈妈来幸福家学习。

结果,她的教练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的根源:“孩子的问题就是家庭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父母关系不好。”

教练说:“明明是父母有病,却要孩子吃药!”

原来,这一切并不是我的错……

妈妈学习了一段时间,开始调整和爸爸的相处模式。

她不再和爸爸吵架,也不再说爸爸的坏话。有时候爸爸hold不住自己的情绪,又开始大吼大叫,妈妈要么平静回应,要么带着我离开现场,平复好情绪再回家。

3个抑郁孩子的自述:我每天生不如死,父母却浑然不知 - 天天要闻

有一次,妈妈主动聊起了过去,真诚地向我道歉。

当时,我都傻了,然后就哭了,心里的委屈拦也拦不住,哗啦啦往外流。

妈妈变了之后,爸爸也有了变化,大吼大叫的频率小了,还会很笨拙地尝试和我聊天。

今年3月的一个晚上,爸爸因为工作的事又在家里大吼大叫,吼完妈妈,又吼我。

我开始不耐烦,也开始吼他:“那么大声干嘛?”然后摔门回房间。

接着,我给妈妈发信息:“谁都不要叫我,我不想当任何人的出气筒。”

妈妈很快回信息:“这不是你的错,我知道你此时此刻很难受……”,没有跟我讲道理,也没有为爸爸辩解。

妈妈的淡定也影响了我,我慢慢平静下来,看着外面的爸爸,我突然感受到:原来,他并没有那么强大,也有很多烦心和焦虑的事……

妈妈说,这就叫理解。

点评:

孩子现在的行为,都是父母过去埋下的雷。

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照妖镜,照见了家长本身需要成长的部分。

孩子的问题根源都是家庭的问题。

家庭的什么问题呢?

1 、父母自己情绪管理的问题 ;

2、 夫妻之间关系不和谐使孩子没有安全感;

3、没有让孩子感到无条件的爱、理解、接纳和支持。

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以上三条。孩子出现问题,父母的首要任务不是修理惩罚、指责、抱怨孩子。

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家长先学会搞定自己的情绪,建立好与孩子的关系后,以身作则,做好自己,孩子也会自然成为他自己。

3个抑郁孩子的自述:我每天生不如死,父母却浑然不知 - 天天要闻

“问题少女”的心思,从来没有人会管


小学六年级,老师就视我为“问题少女”。

我很不明白:我不打人,不骂人,就是不服管,想法多,这就是问题少女吗?

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上寄宿学校。五年级的时候,我就能一个人从家坐地铁倒公交去学校。

也许因为从小就独立吧,所以我的反抗力特别强。

例如,上初中的时候,老师不许我们在学校吃棒棒糖。你们没有看错,特定棒棒糖。

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偷吃,被老师抓了个现行,老师就通知我叫家长。我气坏了,站在校门口,一只脚门外,一只脚门内,剥开了一支棒棒糖放嘴里,大声喊:“我就吃,气死你。”

老师不喜欢我,同学却特别喜欢我。

有一次,我被老师罚站,结果我一站起来,七八个同学“哗啦啦“站起来了一片。

老师一再找爸妈,要求他们严加管教我,不能再放任我“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

每次,我妈就想和我交流一下,其实名为交流,实为批评。

他们还要带我去看心理医生,我坚决不去,我根本没病,他们才有问题呢。

上初三的时候,爸妈突然说,妈妈将陪我去美国读书,我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就被带去一个陌生的国家,离开了最好的朋友们。

当地人的圈子,亚洲人很难融入,在美国根本没有人搭理我,而且我感觉别人也有点看不起我。

我成了完全的孤家寡人,听不懂别人说什么,更别说学习了。

在国内,老师不喜欢我,但我的成绩不差,还有朋友;在美国,我什么都没有。

我唯一的寄托就是,守在电脑前,等国内的好朋友上线。

有半个月,我不出门不见人,整夜上网与国内的同学聊天、看动漫。

有一天,妈妈看到我又在上网,劝说无效后,一怒之下切断了网线。

当时,我就崩溃了,好像心被挖走了一样,歇斯底里地撕了家里的所有书,乱砸乱扔, 然后瘫软在地上大哭。

之后,我彻底把自己锁在房间,不再和任何人交流,不管线上还是线下,再后来我就彻底爬不起来了,经常觉得喘不上气,整夜睡不着觉,我觉得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光亮。

我抑郁了。

我的状态吓到了妈妈,她开始去学习情绪管理,学习自我关怀,慢慢有了改变,她不再要求我,逼迫我,有时候,她忍不住训斥了,也会很真诚地道歉:“对不起,刚才我没有尊重你,又训了你。”

我难过的时候,她就问我:“愿不愿意让妈妈陪你出去走一走?”我们一起散步逛商场逛公园,妈妈不再提学校的事,就是陪伴。

就这样过了两年,在我18岁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你已经成年了,要学着养活自己。“

我也有此打算,我一直都渴望独立自由的生活。

我找了一份快餐店服务员的工作,很辛苦,但我不怕吃苦,自己养活自己的感觉太好了,半年后,店长让我开始做管理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管理很感兴趣,就去申请了大学的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虽然前几年我落了很多功课,但我从来不怕吃苦……

3个抑郁孩子的自述:我每天生不如死,父母却浑然不知 - 天天要闻

点评:

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请不要因为社会的偏见和我们的意图改造孩子。

  • Ta明明是苹果,你认为西瓜个头更大,口感更好,更解渴,于是非要把Ta培养成西瓜;
  • Ta可能只是一株雏菊,可是你喜欢牡丹,艳压群芳,硬是希望Ta变成你喜欢的牡丹;
  • Ta也许是一条鱼,可你希望他成为一只鹰……

你到底要孩子为你眼中的成功而努力,还是让孩子呈现他本来的素质和天分?是一只鹰就让Ta飞上天空,是一朵玫瑰就让Ta尽情绽放,成为最好的自己。

每个生命都有Ta独特的纹理和属Ta的旅程。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完完全全接纳孩子拥有的一切,让Ta成为最好的自己,不管 Ta在什么季节开放,我们都欣然欣赏。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