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2022年10月10日19:59:50 心理 1455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成年人可以哭,但不能有坏情绪,孩子连哭的权利都没有。

人的一生当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

如诸多的压力、人际关系过敏、考试晋升失败、家庭矛盾、婚姻受挫、经济拮据、失去亲人等;

都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愤怒、嫉妒、脾气暴躁等坏情绪。

每个人,应该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坏心情的困扰。

这些坏心情,有时可能来自外界的坏消息,有时可能来自内心的担忧和焦虑,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点:

总是无孔不入,顽固地钻入我们的脑海中,破坏我们的状态,让我们无心工作,陷入情绪的低潮之中。

就像在我们的心上投下一片阴影,让一切都在瞬间仿佛失去色彩。

有时可能几个小时就能自己调整、恢复过来,有时这种坏心情可能会持续好几天,带来连续数日的阴霾。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你每天都在感受情绪,但你知道情绪到底是什么吗?

情绪的核心是一种主观体验。

当人对某个事物或某个人产生了某种态度的时候,会有一种体验。

比如,有些人或事会让我们感到愉悦、高兴;

有些人和事会引发我们的愤怒;

有些人和事会引发我们非常悲痛的体验,这些都是主观体验。

情绪也包含了生理唤醒、外部表现、认知评价、行为倾向等诸多部分。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长期的负面情绪体验对人会产生哪些影响?

长期的情绪恶劣。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抑郁寡欢”“闷闷不乐”会妨碍个体的正常心理功能;

如注意力、记忆、思考、抉择的能力,同时导致社会功能的下降,如上学、上班、家务、社交能力削弱;

如果进一步恶化,严重的抑郁情绪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容易酿成自杀的悲剧。

人天生就有一些能力,比如能感受到喜怒哀乐。

这种能力不用人教,也不用练习,自然就有了,而且这种能力会陪伴我们一生。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感受喜怒哀乐的能力也会出现紊乱。

比如说,有个患者,车祸导致头部受伤。

此后,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哭泣”,有时候又莫名其妙的“傻笑”。

当问他为什么“哭”或者“笑”的时候,他说自己也不知道。

没有感到伤心,也没有感到快乐,只是出现了“哭”或者“笑”的表情,但心里并没有什么感觉。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什么是抑郁情绪:

“我好郁闷呀”、“别理我,烦着呢”、“怎么这件事情又没做好,我很抑郁~”现在抑郁这类词语变成了大家的口头禅,遇事不开心,不想说话就说自己抑郁了,快要得抑郁症了。

郁情绪更像是一组情绪,包括悲伤、苦恼、沮丧,这是任何人都会遇到的,我们可以笼统地把这一组情绪统称为“不开心”。

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情况时,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

几乎所有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候觉得情绪低落,这常常是因为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研究表明大约60%~7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会经历程度不同的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有一定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恢复心理平稳,或当生活事件解决时自然缓解,对正常的生活、工作不造成明显负面影响。

抑郁症流行的背后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商业因素,有我们现在对抑郁症的理解的现象学层面因素,我们以一个更加科学的、审慎的、严谨的态度来看待抑郁症。

从心理咨询和治疗角度来说,每一个抑郁症发病都有不同的原因。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矫情是在争取,抑郁是在放弃


抑郁与矫情在我看来:

矫情是在争取,抑郁是在放弃;

矫情是在向外释放,抑郁是向内攻击;

抑郁与矫情是隔着玻璃的两面。

郁症是一种真正的疾病:它像高血压胃病,皮肤病一样都是疾病。

它所表现出来的是情绪的持续低落,缺乏动力,对过往喜欢的事情不再感到快乐,自卑,恐惧等症状。

遇到抑郁的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满是沮丧的脸庞,却从不允许自己悲伤。

比如,对他们来说,当遇到一件很丧很丧的事,第一反应是咬牙挺住,不允许自己哭。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哭出来是悲伤,哭不出来的往往是抑郁了。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抑郁是一种快感的缺失,其实,抑郁不单只是快感缺失,在表达其他情绪方面同样存在着缺失。

他们内心颓丧,这种情绪却无法调节,无从表达。

很多抑郁的人就是这样。

他们的反应就像很多人在面临,巨大伤痛时,往往会哭不出来。因为他们可能被眼前的巨大悲痛深深刺痛了、远远超出自己的反应阈限。

这种特殊的反应方式,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来是正常的,而其若是成为了抑郁者的日常,则就是异常的了。

抑郁症是一种消耗你生活的疾病,抹去所有其他的东西,掩盖幸福,理智,动机,睡眠或吃饭的能力,甚至生活的意志。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抑郁症的产生:

来自环境刺激因素,比如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失恋、考试的失败、亲人的去世等等,只是导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而不是抑郁症的真正的病因。

面对同样的心理创伤性事件,有些人可以在短暂哀伤后重新变得积极健康,而另一些人却很长时间都处于抑郁之中,这就证明外因只是抑郁产生的非本质因素。

产生抑郁症的真正的内因、或者说本质因素是一个人的人格特点。

从深层心理学上说,在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结构中,有一个严厉的惩罚者,这个惩罚者会时时监控他或者她的言行,一旦出现哪怕一点点过错或者失误,这个惩罚者就会以极其严厉的方式实施制裁和谴责。

抑郁症患者的自责自罪、自我价值感地下、活力降低,都来自这样的自我攻击。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轻如鸿毛的精神负担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社交活动会有压力,比如与不熟悉的人的聚会,他人的过度关注会有压力,比如家人对婚姻状况的关切,生活的突然变化会有压力,比如从小养到大的宠物的离开。

这些压力对于寻常人而言实在尔尔,抑郁症患者实在没有力气来对抗这些哪怕极度轻微的负面情绪,从而会把他愈发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处。

不要逼他们去做任何事情,一个安稳的环境对抑郁症患者非常重要。

有不少人把抑郁症归结于性格或心理上出现了问题,以为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会患上抑郁症。

事实上,抑郁症并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

它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有关,导致大脑总是会传递到一些不愉快的信息,不良事件只不过是诱因。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你看TA平时笑的很开心,怎么会是抑郁症?

微笑型抑郁:

大话西游中最后一个桥段:“你看那个人,笑得像条狗。”

这或许正是微笑抑郁患者的写照吧。

外表阳光灿烂,讨人喜欢。

但在僵硬的微笑背后,他们疲惫地面对着压抑的自我,失措地对抗着越演越烈的抑郁情绪。

满满的悲伤如鲠在喉,却无法言说,只能无助地在夜里暗自哭泣,然后在每个白天,继续笑着。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抑郁”和“微笑”似乎是八竿子打不到的事儿,习惯上很难把“抑郁”和“微笑”联系在一起。

“微笑性抑郁”表现为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

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个人前途的需要”。

问题的实质是:他们能装多久?

能一辈子都装下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们的伪装是暂时的,过度理智地把负面情绪积压在心底,避免情绪的发泄,当压制到一定程度时,感情便会出现反弹,不仅引起精神上的紧张焦虑,消耗大量心理能量,导致心理失衡,引发精神崩溃。

对于微笑型抑郁症而言,外表的笑是假的,内心的抑郁才是真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要看到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的心神是不安的。

内心的失和必然会表现在面部,虽然暂时未能表现出来,假象毕竟掩盖不住真实。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面对我们的情绪:

没有不好的情绪,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绪。

没有可怕的情绪,只有缺乏了解的情绪。

情绪是真实的,允许存在,允许表达情绪,而不“情绪化”表达,去认识它,从哪里来,要带我们去哪里,然后你会发现,没有真正坏的情绪,只有对情绪“坏”的看法...

试着不要否定它,拒绝它,否则会像你不收的快递,会一直通知你,让你更心烦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抑郁症不等同于“坏心情”,什么是坏心情?什么是抑郁症? - 天天要闻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转载请注明作者,商业转载及纸媒用稿,请私信留言联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