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2022年10月10日19:27:51 心理 1353

每年10月10日是

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

✦ +

+

常见心理问题

1. 抑郁症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抑郁障碍,情绪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能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且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2. 焦虑症

焦虑是面对危险或压力时的一种正常反应;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有可能演变成焦虑症;我国焦虑症患病率达4.98%。

3. 强迫症

强迫思维反复出现(如怀疑门窗没关而反复检查、洗手)。为减轻这种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强迫行为。

4. 社交恐惧症

社交焦虑是正常现象,但社交恐惧症则是一种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感到强烈的恐惧和忧虑,同时或伴有心悸、恶心和出汗等身体症状,在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5. 躁郁症

情绪不稳定,时而亢奋、时而激动暴怒、时而消极;全世界有约6000万人受这种症状影响;复发率较高。

✦ +

+

抑郁情绪≠抑郁症

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坏心情”,它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不能依据单纯的个别症状或简单的筛量表就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

健康人群遇到不高兴的事时也会感到情绪低落或者压力大,但这不是抑郁症。相关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才应怀疑是否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 +

+

赶走坏情绪的五个法宝

NO.1 深呼吸有助于情绪平稳

美国治疗专家罗伊博士说,当处于压力状态时,要放慢呼吸,同时尽量往后卷舌。这一方法能在数秒钟内平衡情绪。

建议情绪波动时,深呼吸并耐住性子等6秒钟,等情绪平稳,能够冷静思考时,再去做决定。

NO.2 积极心理暗示让自己快乐

研究发现,同样经历焦虑和抑郁,能主动发现积极一面的学生,比只会哭着发泄的人能更快走出来。

每天早上出门前,不妨对着镜子笑一笑,告诉自己今天很快乐。

NO.3 光亮环境对抗不良情绪

调亮环境光线有助于保持好情绪。研究发现,季节性情绪失调主要由于光照不足引起。

因此,让自己身处光亮的环境中,能有效对抗不良情绪的干扰。

NO.4 听音乐缓解负面情绪

听音乐可以促进心理健康,让人放松,同时还可以通过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来达到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除此,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升人际关系。

NO.5 运动促进多巴胶分泌

运动能帮身体分泌快乐多巴胺,是缓解坏情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研究称,跑步、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是最佳选择。建议坚持每周锻炼5次,每次20分钟。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坏心情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我们传递呼吁:

理解、尊重、陪伴抑郁症患者

他们需要被看到

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

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

如果发现当下的不良情绪状况持续时间较久、强度较大,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比如失眠、身体不适、学习工作效率显著降低,或者频繁出错,甚至无法上学、工作,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和沟通等,且很难通过自我调节而有所改善,就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了。

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

坏情绪就像房间里的灰尘

时常会有

但只要细心打扫

再多的灰尘也会一扫而光

让我们科学应对

一起拥抱精神健康

综合来源:人民日报微博、青海卫生与健康世界精神卫生日 | 关于精神卫生,你知道多少? - 天天要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