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适时宣泄方式走出来

2022年10月10日11:29:08 心理 1158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对身边的一些小事,产生低落,忧郁等负面情绪。

人类本身就是情绪化的高级动物,都有喜怒哀乐。但如果一味地压制这些负面情绪,问题也并不会因此得到解决。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宣泄,会使人们在心理上形成强大的潜压力,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面对负面情绪,我们可以合理的宣泄方式,把情绪放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境下的情绪该如何处理。

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适时宣泄方式走出来 - 天天要闻

发泄情绪,往往带着攻击意味

当我们用发泄来形容当下的状态时,往往情绪已经到了难以忍耐的地步。

当情绪转变成发泄的行为,通常都带着攻击的意味。 要么向内攻击自己,要么向外攻击他人。

攻击自己的方式包括:不断贬低自己、伤害自己的身体、胡吃海喝让身体承受过重的负担。 攻击别人的方式包括:向他人嘶吼、当着家人的面摔东西、打骂对方。

不管哪种方式,只会带来一时爽快。之后我们会进入内疚、懊悔和自责的状态里,原本以为能够排解的情绪又会很快回来。

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适时宣泄方式走出来 - 天天要闻

憋着情绪,也不健康

当个体呈现压抑状态时,内在会聚集更多的情绪,这些情绪会不断积攒,最终形成两种局面:

一种是向内攻击,往往最后会演变成身心疾病。

一种是憋着憋着憋不住了,憋疯了,装着情绪的罐子破碎、炸裂。

这两种局面,都有极大的杀伤力,很容易形成“内伤”。这么看来,无论憋着,还是发泄,都不会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

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适时宣泄方式走出来 - 天天要闻

如何面对负面情绪?

承认自己处在情绪中,对情绪负起责任,面对它、注视它,但不被它抓住。 具体可以分解为几个步骤:

1.情绪来时做一个观察者

当情绪来到时,不拒绝它,体验它带给你的身体知觉和感受;不要被它吞噬和控制,保持和情绪之间的距离。

不用急着把它赶走,也不必去压抑它,不必当它不存在,因为这都是对情绪的对抗。而对抗,从来不会带来真正的平静。

当你允许情绪在那里,看着它,和它合作而不是抗争,甚至尽可能地享受它,它反而会改变。

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适时宣泄方式走出来 - 天天要闻

2.理解情绪为何发生

可以问问自己: 是什么激发了这些情绪?发生了怎样糟糕的事情?我在害怕什么?是什么让我恐惧或愤怒?

如果不去深入地理解自己,只想把情绪尽快解决掉,往往最后会被情绪控制。这时大脑会给你很多负面暗示: 你太糟糕了,你总是不被人喜欢和尊重,你一无是处......

但假如你愿意往深处探索自己,你就能更清楚看到更多方面,转换角度去解开思维疙瘩,缓解情绪。

比如你向他人提出请求,对方却拒绝了你。这时你感到失落,会认为是因为对方不喜欢你才会拒绝你。

或许被拒绝其实是触及了你的深层恐惧:你害怕不被人喜欢。当你意识到此时内心深处的感受、想法时,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自己身上,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情绪的变化,就能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样你就不会指望别人来解决你的恐惧,因为你知道这个恐惧是你自己的,和别人无关。理解这些之后,你就有所选择了。

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适时宣泄方式走出来 - 天天要闻

3.接纳自己的情绪

当愤怒、害怕、受伤的情绪被你一一体验、看到并理解,你就是它们的主人。

但假如你否定、拒绝、对抗,它们将以更强烈的方式在你的身体内部停留,制造出更多痛苦。

当情绪来到时,对情绪说“是”:是的,我承认愤怒、害怕、受伤都是我的一部分。我决定为它们负起责任。

不要迷失在情绪发生的原因上,只要接受事实就可以了。

这样做之后,你会发现: 有时愤怒会成为活力,悲伤会成为优美的诗歌,恐惧会成为你努力奔跑的动力。

当情绪被你接受和容纳,它会自然流动,以一种相对柔和的方式去到它该去的地方。

所以就允许情绪流动吧,它不仅渴望自由,同时也是我们活着的证明。

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适时宣泄方式走出来 - 天天要闻

发泄悲观情绪的方法

1.与人倾诉

心理学家认为,与他人倾诉能保持心理健康。当然,选择倾诉的对象一定是态度积极,心态乐观且充满智慧的人。当你觉得内心憋闷,心情抑郁时,可以选择倾诉的方式排遣,倾诉对象可以是你的朋友、同事,也可以是你的亲人,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后,精神就会放松心中的不平也会渐渐消除。

2.哭泣

人们面对突入其来的灾祸、精神和身体的打击,都可以选择一个适合的场所放声大哭,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排遣紧张、烦恼、郁闷、痛苦情绪的方法。

3.记录情绪日记

把你的情绪尽可能准确、细致地记录下来。你所描写的情绪越细致,你对自己当前状态的理解就越精确。而这能帮助你平静下来。

4.快走散步

我们都知道运动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情绪的方式,它会使人体内分泌出脑内荷尔蒙内啡肽,这是天然的情绪助推器,能增强乐观和满足感。而运动中,快速走路又是一种最为方便的方式。这尤其适合于容易焦躁的人。

5.正念冥想

对当下的事情保持觉知,但是不进行任何评判。然后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保持腰背挺直,把自己的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并感受呼吸时腹部的变化。一旦你把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几个来回,你的高涨的负面情绪就能快速得到缓解,尽管仍然存在,但它不再那么非得释放不可,而是得到了舒缓。

6.摔打安全物品

狠狠的摔打枕头,皮球、沙包等,你会发现当你精疲力竭时,内心是多么畅快。

7.高歌法

唱歌尤其是高歌除了愉悦身心,它还可以消除紧张和排解不良情绪的有效手段。

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适时宣泄方式走出来 - 天天要闻

心理小贴士

人不仅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智。如果失去理智,感情也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在陷入消极情绪难以自拔时,我们不能压抑,而应适时找到宣泄的方式,才能及时卸下包袱,继续生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