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运录
题主:强迫症将近二十年了,就这样跌跌撞撞的过来了,时好时坏。这几年,尤其是这几个月,焦虑的厉害。19年冬,去医院心理门诊治疗,开的舍曲林和坦度螺酮,再加上心理辅导。刚开始的一年,确实有效果,后来就感觉效果一般了。吃了两年,我自己慢慢停了。心理辅导也早就不去了,感觉没啥说的。可能心理咨询师是异性,心里最隐秘的,关于性方面的困扰不好意思说。我最近焦虑的厉害,给家人说,家人就是建议吃药,但我不想吃药了。我总觉得药物有副作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这些年,看过很多心理医生,除了收费很高,几乎没什么作用。我想自己去看一些知乎上的文章,又有点看不下去。我想知道焦虑症和强迫症,单靠自己,可以吗?
答复:
我是《强迫症原理与康复》(河北科技出版社.2022)一书的作者。下面我根据书里的内容答复您的问题。
强迫症是一种我执我痴的神经症类症。
除非得到外援,没有一个患者能靠自己拼出一条血路来,哪怕耗费一生心血。
器质性疾病,还可以久病成良医。
然而,强迫症人,病得越久,越糊涂,越迷失于自我——一头走到黑。
神经质类症患者(强迫症、焦虑症、社恐症、口吃病等等),都认为自己的思想没有问题,只是方法没有找到。因此他们永远在外求(而不是内求)的路上,他们永远追求不焦虑、不强迫的方法。
当然他们一个个都作茧自缚,被强迫症牢牢缠住了,不可自拔。越挣扎,“死”得越快、越惨!
药物虽然可以让人脑停止妄想,但这种麻痹神经的做法,无疑不能治本,却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毕竟穷思竭虑、海阔天空的妄想是糟糕的,而药物是阻断胡思乱想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就好比带一个淘气娃,最省事的办法,就是让其服用安眠药,从天光睡到夜晚,十分安静。但结果会如何呢?不说你也知道。
除了药物,还有别的方法能治愈神经症吗?没有!因为神经症的病根不在无意识层面。
虽然我们会因强迫和焦虑无法自控而感到痛苦和忧伤,但我们的痛苦忧伤只是客观现实和我们的思想认识共同的结晶。就像地下溶洞里千奇百怪的钟乳石,这些结晶体就好比我们的潜意识内的东西。
虽然它们神秘莫测,但都是客观现实和我们的思想意识共同形成的。
这意味着溶洞内千奇百怪的东西,只是思想意识和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治病一定要治因。
强迫症的根本原因是不受无意识层面的东西,而是思想层面的东西。
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当客观现实和我们的主观意愿不合的时候,我们都想改变现实环境,而不去改变自己。
诚然,有时候,我们确实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改变客观环境,但我们只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做:能改变客观现实,当然最好;倘若无法改变或者很难改变,我就应该适可而止,适应客观现实。
如此,我们才不会耽误时间。毕竟赶路要紧,前面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完成。
正常人遇到烦恼,认为是正常的,因而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能消除烦恼就消除它,暂时不能消除,先带着烦恼去生活。而神经症患者就不同,非得斩尽杀绝,不消灭烦恼,决不收兵。每次达到目的后,强迫症或焦虑症都得到了强化。
这个强化不仅只是目的得到满足,更关键是事后“评价、讨论、自责、骚动”等系列操作,让强迫症和你的焦虑症更上一层楼。
然而这一波操作,没有人会觉得有错,反而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人们不知道,神经症、抑郁症都不是客观性问题或器质性疾病,而是主观心理问题(或引起的生理紊乱)。这种心理问题之所以久治不愈,越治越严重,越治越糟糕,是因为它们都是“反习惯”(请参阅《强迫症原理与康复》袁运录、袁泽宏、河北科技出版社.2022)。
生活中常见的习惯(比如说脏话的习惯、吸烟习惯、走路习惯等),都是顺向习惯,而失眠、强迫症、焦虑症、口吃症、社恐症等等,都是反习惯。
习惯越努力越好,反习惯越努力越糟糕。所以强迫症患者,想通过自己个人努力是好不了。
如何走出神经症的迷宫?
一定要采用反逻辑,逆思维的思路去对付。
就像黑暗的山洞迷路,如何走出来?
大家都会举着火把吧?但结果都走不出来,困死其中。
扔掉火把,让自己的眼前黑暗,只有这种反逻辑逆向思维的做法,才能让迷失的你,真正走出黑暗。
能发现这种思维或思想格局的人,非常不容易。需要大智慧,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当年(1988年),我得到恩师张景晖16天的指导后,豁然开悟,走出了十多年的口吃病和强迫症。
能发现自我(思想有问题)的人是觉悟者,在古印度被称为“佛”。
可见一个人能发现自身的问题是多么难!因为人是万物精灵,每个人从出生起,都以为是世界的主宰,认为自己是世上最聪明的人。
所以在朝气蓬勃、花样年华的时候,很多人都梦想着自己能改变这个世界。于是知书达理,奋发图强。
但到了而立之年,方觉得世界之大,变化之快,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于是人的理想和追求从太空降落了,此时只想自己干一番事业,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发挥光彩。
然而,到了不惑之年,人又觉得,江湖险恶,社会复杂,心血来潮,稍不留神,就会马失前蹄,上当受骗,此时人开始收心敛性,对外部刺激和诱惑不再引起冲动。人开始学会思考,开始明白一点“道”。
这个年龄,很多人已经作了爷爷奶奶,也开始渐渐反省自己,避免再犯从前的错误。
以前在做爸妈的时候,还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女,总是把责任推给身边的人,总是以为别人挡了自己的路,让自己一事无成。
现在抱了孙子了。为了孙子的健康,做了爷爷奶奶的我们开始正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改造自己,修心养性。
生活就是镜子,有弯曲的镜子,也有平整的镜子。
弯曲的镜子,让我们变得高大上,继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
平整的镜子,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继而默默无语,引起警惕。
社会就是教材,有正面教材,也有反面教材。
身边那些贤达之人,英雄模范人物就是正面教材。反之,那些鸡鸣狗盗之辈,就是我们的反面教材。
优秀人物让我们敬仰和学习,向他们看齐。坏人坏事,可以让我们引以为鉴,少犯错误。
总之:要走出焦虑症、强迫症,不是靠自己瞎折腾,而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空想。
必须向生活学习,拜生活为师。
见贤思齐,向领悟者学习,但千万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方向大于方法。方向是选择,方法是行为。
多看看我的文章,或许可以让你早日醒悟,走出强迫症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