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作者:周岭
认清规律,摆脱焦虑
《认知觉醒》是一部开启认知驱动力的自我修行手册。作者周岭是一位心智探索者,他在书中结合了多个底层概念,讲述了自己从迷惑走向认知觉醒的历程。
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人的思维容易受到天性的影响,以至于很多时候,明明希望有所作为,却在行为上出现抵触或逃避的心理。而人之所有这样的天性,是因为大脑的进化,使得潜意识和意识经常发生分歧,进而产生身心分离的情况。
那么,该如何摆脱这种困局呢?
作者建议我们,首先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重新认识大脑的构造,以此来减少认知盲点。
要知道,人类的大脑经历了三次,历时几亿年的进化,才从本能脑、情绪脑、发展为理智脑。在这三种大脑中,本能脑和情绪脑就像年迈的前辈,影响力极强,也极为保守,只愿意做一些低耗能、轻松的事情。而理智脑虽然很积极,但如果得不到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支持,就会出现,“想着这个,却做着那个”的情况。
所以,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而畏惧、退缩时,首先要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本能反应,不必为此过度焦虑。
其次,我们还要通过学习和反思,清除模糊的认知,进而做出理性的选择。
人们之所以焦虑,往往是因为在做选择、判断的时,意识对于各种条件的认识是模糊的,所以就会犹豫不决,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所以,想要消除模糊的认知,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弥补自己认知上的不足。同时还要学会从过去、未来、高度、深度这四个维度审视自己、以及自己和事物之间的关联,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认知。
而当我们拥有了足够的认知能力之后,人生的方向也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和明确。
外观世界,借力前行
那么,在明确了人生的方向之后,我们还需要增强一些能力,来为人生的前行之路进行加持。
企业家牛根生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专注和聚焦的力量。”这句话似乎定义了成功的一个最为基础的“配置”,那就是专注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没有良好的专注力。那么,为什么人们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呢?
在书中,作者指出,人之所以容易分心走神,不外乎是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所做之事太容易。因为无聊,我们便会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新鲜好奇的事物上;二是所做之事太难。目标定得太高,与自己的水平相差很大,因为害怕失败,所以迟迟不敢行动,结果任务越拖越多,压力越来越大。
那么,想要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训练:
第一是让感受回归行动。在做一件事的时,只专注感受所做的这件事,让行动与感受共振,从而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第二是学会主动选择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信息的时候,要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信息,与此同时,还要主动摒弃一些信息,从而减少自己注意力的分散。
那么,除了专注力之外,我们还要拥有良好的学习力,以此来提高人生进阶的效率。
而想要增强学习力,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正确的打卡方式,来明确学习目标,督促学习进度,检查学习成果;其次,还可以在舒适区的边缘,通过正反馈,来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动力;最后,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触动点,并在这些触动点之间,建立起关联,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实现最大化。
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学习的技巧以及努力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科学合理的休息,同样不可或缺。
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它并不会因人的意志而增多,只有通过充足的休息,才能让精力回归,而只有精力充沛了,我们才能保持专注,高效学习。
认知觉醒,重新定义人生
除了专注力和学习力之外,在人生的进阶之路上,以下三种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一是学会换位思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个情绪容易失控的人,往往经受不住生活的波浪,也难以取得杰出的成绩。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好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当情绪产生时,要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自我反思,调整情绪,保持乐观与开放的心态。
二是坚持阅读与写作。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写作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逻辑,表达心声。两者一个输入,一个输出,共同塑造了我们持续向上的力量。
三是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我们成功的基石。它不但可以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更能改善生活质量。
在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早起习惯的巨大优势——早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拥有更长的清醒时间,还能顺应身体规律,让身体和大脑处在最佳的运行状态。
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运动对身体产生的神奇效果——运动,不仅能使身体这个内部生态系统充满能量和活力,还能够启动“神经新生”,让大脑生长出新的神经元,进而从物理上提升我们的专注力、自控力和思维能力,等等。
而当我们拥有了良好的专注力、学习力,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够反观内心,认清大脑的运行规律,我们的认知也将由此觉醒。
一个人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也定义了一个人的人生。因此,认知觉醒无异于“脱胎重生”,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成长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