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治愈心灵必看的3部电影

2022年09月17日08:07:09 心理 1813

电影 | 治愈心灵必看的3部电影 - 天天要闻


Hello,大家好

这里是壹脑云科研圈,我是蓝桉~


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华晨宇的“好想爱这个世界啊”这首歌吧!


刚开始我也只是被这首歌的旋律所吸引,仔细了解后才知道这是华晨宇专门为抑郁症患者所写的。


抑郁症患者很难被自己的亲人、朋友理解,对于其他人来说也很难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国内国外和抑郁症有关的电影,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更了解抑郁症,更加关爱抑郁症患者这个群体!


快来一起看看哦~


1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电影 | 治愈心灵必看的3部电影 - 天天要闻


作为中国首部全方位解读抑郁的系列纪录片,节目面对抑郁高危群体,走近真实的抑郁疾病患者,并追访医学界、科学界专家与学者,希望从个人、家庭、社会多角度呈现对抗抑郁的经验、路径与方法。


节目中呈现的很多人,都在认识疾病、对抗抑郁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他们在努力探寻那些让生活和世界不仅可以继续,并且还会变得明亮、宝贵的力量。


电影 | 治愈心灵必看的3部电影 - 天天要闻


2

丈夫得了抑郁症

电影 | 治愈心灵必看的3部电影 - 天天要闻


这部电影并不是讲述抑郁症丈夫的病症,而是告诉大家如何与抑郁症病人相处并一起战胜病魔,也是一部治愈电影。


剧中的医生说过:“抑郁症就像钟摆一样,时好时坏,会呈螺旋形慢慢好转,总之,它会好起来的”。


在电影的结尾,丈夫并未完全康复,他仍在与这场外星感冒继续斗争着,但他也在斗争的过程中慢慢被治愈着。


“可是,再黑的夜,都会迎来黎明,就算晴空突然转阴,也远比黑暗更加明亮。”


3

忧郁症

电影 | 治愈心灵必看的3部电影 - 天天要闻


影片画面像油画般唯美,与生活在自我灰暗世界的女主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抑郁症病人的无助和绝望,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忧郁症的感觉往往是不被外人感知的,而电影通过想象和现实结合的方式让观众感到女主精神的错乱和束缚。


观影期间会感觉压抑、躁郁,但是看完电影也会感觉释放和理解。


今天的电影分享就到这里啦,大家还有什么治愈心灵的电影也可以在留言区分享给大家哦~


以上内容整理自豆瓣

排版:蓝桉

校对:昆昆 喵君姐姐


电影 | 治愈心灵必看的3部电影 - 天天要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