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管理的时间长了,容易让人魔症。睁开眼睛,老板就发声:“健康码”变成24小时了!看来是昨晚大家争取到可以出门的政策后,她要出门去遛达。所以,十分重视这健康码的更新。
清晨的小区很宁静,坚持活动的都是老面孔。有人携带着推车走出大门,去集中补充生活物资。大门口的值守有名无实,没验证核酸结果并登记。我觉得可以理解,相处的时间久了,大家都很熟悉,简化点手续也正常。
被魔症的大有人在。刚进门就收到朋友吐槽:他们单元一夜数变,恰似过山车。昨晚8点通知降格为防控区,今日0时,又宣布临时封控,黎明时分又宣布解除封控,继续到昨天的核酸检测点做核酸。“幸亏是在睡觉,不然心脏无法承受!”朋友发出了无奈的感慨。
这吐槽让我懵懂。防控区、临时封控、解除封控,究竟该如何理解,我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这不断变化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看来是无法求证了。
早餐后,接到核酸检测的消息,老板让我下楼排队,她随后就到。刚到检测点,便听到人还没来,20分钟后才到的说明。看着空空的桌椅和已排起长队等候的邻居,觉得不如过一小时再来。
这选择很明智。一小时后,群里传来排队的人不多,大家抓紧下来的消息。再度下楼,人的确不多,几分钟后,采样完成,仍有邻居在向采集点汇集。
大概是见到新鲜的青菜太诱人,热心的朋友坚持多买一份送过来,这情谊无以言表,让我想起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语。以为老板正好找到出门的理由,谁知她指示我去接头。既然不出门,干吗那么在乎健康码?不是魔症又是啥?算了,我去取菜,正好看看门口的钉子有没有消失。
很遗憾,大门出口处的铁钉依然静静地伫立着,毫不害羞地等待着与轮胎、脚板的亲密接触。看来巡查是人少事多,还没巡查到这片尚未开放的区域。看来需要加大呼吁的力度,先请出入自由的物管人员帮忙,将门前的隐患消除。
这隐患真给人们出行带来诸多的不便。有人在我昨天的文字后留言,刚刚补好胎、上午出去皮鞋扎破了。随后,小区也有人吐槽,车胎被扎破。尽管隐患未除,但街道上的人和车却明显多了,静态管理前的烟火气基本恢复,让我看到了开放的曙光。
10:20,有人上传了一段录音,咨询人居住在我的南边,距离800米,即出现过多人无症状感染的小区,应该是这次疫情的重灾区。居民始终在强调一个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准确地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开放时间。在被咨询者给不出明确意见,并承诺将情况上报时,咨询者竟实名列举某小区靠“闹”被开放,反问被咨询者是不是要闹了才能开放?
这应该是喜欢动的人,居家太久,憋闷得难以忍受。但他想明确得到什么时候开放的答复,我觉得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回答,都不可能令其满意。
能否开放是由静态管理区的疫情被彻底消除来决定的,有许多因素共同影响,且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只能由专家们依据该地区的防控情况来作出判断。当某些条件达不到开放要求时,专家是不会提交开放的建议,让相关部门作决定的。看来这疫情不把大家都逼魔症,是不会罢休呀!
门口铁钉的照片发到小区群后,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经过一番讨论,决定由小区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的党员、热心邻居,直接同物业交涉,定点清除。
不知道是外出采购的人多了,大家都累,还是晚上继续有人走出小区,或者是上班,晚上在小区里活动的人,比昨天晚上至少下降了一半,让我在遛达时少了左顾右盼,非常的惬意。
在汉上班的朋友,始终关注那边对孝感返汉者的管控政策,今晚得到回汉不用隔离的消息,连夜去武汉,以确保明晨正点上班。毕竟,这么多天过去了,累积了许多的工作要安排和处理。能及时回到岗位,值得祝贺!
奇怪的是,今天防疫指挥部的通告迟到了,直到21:43,7号公告才出台,本小区终于榜上有名,自22:00起可自由出入。收到公告,小区群欢呼声一片,烟花飞舞、鞭炮齐鸣,共庆防疫战役的阶段性胜利。
有位朋友所在的小区,因有人是无症状感染,同与我相距800米的小区一样,继续保持原有的防控措施不变。看来他们得保重自己,千万不要真被静态管理给魔症了。
为做好常态化防疫,加强核酸检测,防疫指挥部除设有固定的核酸检测点外,今天又推出了“移动安全采样工作站”,更加方便市民的采样,以提高防疫工作的成效。
今天,是我被静态管理的第十天,明天起我将恢复“自由”,但仍有部分朋友被静态管理。在此,预祝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彻底胜利,还全体市民一片“自由”的天地。
#市井生活百态人生##湖北头条##城市动态##夏日生活打卡季##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