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大师郎朗与自闭症少年四手联弹红遍全网!妈妈分享成长经历

2022年07月15日03:35:35 心理 1707

  “大家好,我叫舒海峰!”瞧,这位男孩,白净清秀,瘦瘦高高,非常帅气!

  16岁那年,他与钢琴家郎朗齐坐在钢琴前,随着琴键上指尖飞舞,一首雄健有力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响彻全场,台下观众无不沉浸其中。

  他是“郎家军”的核心成员、他是2021年深圳市南山区十佳“新时代好青年”奖获得者……

  海峰身上拥有着诸多光环!恐怕没人相信,他竟然是一枚“星宝”!命运赋予了舒海峰难以摆脱的苦难,而他用黑白键奏响了人生乐章。

  本次我们特别邀约了海峰妈妈,为家长们分享海峰的成长点滴,海峰妈妈表示,希望海峰的故事可以鼓舞大家,也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特殊家庭!

  口述&视频|海峰妈妈

  编辑&排版|嗨脑仁

  “大家好,我叫舒海峰。今年16岁,是一名高中生。我3岁时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被确诊为自闭症,程度为中度典型......”

  海峰站在演讲台上,背挺的笔直,一字一句,坚定且自信的向台下的评委们讲述自己16年来的点点滴滴。

钢琴大师郎朗与自闭症少年四手联弹红遍全网!妈妈分享成长经历 - 天天要闻

  No.1 确诊了!

  3岁2个月时,海峰确诊了自闭症。

  曾经有幼教经历的姥姥,最先发现了海峰的不对劲。

  据海峰姥姥说:

  他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在早教班上也不听老师的指令,课堂上东跑西跑怎么也坐不住,在家总是推拉抽屉......

  刚开始,海峰妈妈觉得孩子年纪小,调皮捣蛋很正常。可直到那天姥姥独自带海峰去医院检查,在医生打来的电话里,海峰妈妈得知了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

  2008年,海峰妈妈带着海峰来到了青岛,接受机构的干预治疗。干预很有成效,海峰妈跟着康复师学习了不少干预技巧和实操方法。

  “孩子上课,我就坐在一边拿本子记,记老师提的问题、沟通方式、预期、强化次数,包括一些动作表情之类的......前前后后大概记录了十几本。但我们都不太适应北方的气候,海峰还差点感染肺炎,所以坚持了差不多一年,我们就回家了。”海峰妈妈说道。

  机构的干预是很有效果,也让海峰妈妈看到了希望,但只依赖机构的干预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她辞去了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海峰的康复训练中来。

  回到家乡后,海峰妈妈选择半天去机构,半天在家干预的模式。在家里干预主要是进行泛化,包括带他出去公园散步、聊天、谈心等等。

  “最开始海峰言语表达薄弱,那我就几十遍几百遍的带他进行仿说练习;他手部力量差,时常蜷缩着,那我就白天手把手的带他做训练,晚上他睡觉,我给他做手部按摩。”

  “海峰对精细课程不感兴趣,那就从他感兴趣的钢琴入手进行干预......哪里不行就专门练哪里,尤其到了中后期,我们对孩子的干预一定是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这一点家长们一定不要马虎,有一些基础功能是通用的。但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照本宣科是不可取的!”海峰妈妈意味深长地说道。

  No.2 与钢琴结缘

  回顾海峰的过往,钢琴成了串联起这12年来点点滴滴的核心元素。

  虽然海峰4岁半时开始学习钢琴,但直到他上小学,手指无力的状态依旧没有改善,而当他在川音附小遇到了一位身高一米八的“壮汉”老师后,一切都改变了。

  没有了以往教学的循循善诱,海峰的钢琴练习变得满是“风险”。因为,只要海峰的手指在琴键上立不起来,就少不了面对老师的训斥,有时甚至还会挨揍。

  就这样,海峰一边哭一边弹,转眼6个月过去,黑白琴键上迎来了属于海峰的“手指舞蹈”。

  其实对于海峰的钢琴演奏,海峰妈妈从未有过奢求,相反是海峰对自己的钢琴练习,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每天坚持练琴1小时,是海峰对自己的承诺。也正是在这样坚持与执着下,海峰通过了钢琴十级,转年又以“91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英皇乐理五级考核。

  天道酬勤,命运将一份更大的机遇带到了海峰一家的面前。

  9岁这年,深圳市朗朗音乐世界引起了海峰一家的注意。

  面试、考核、表演!

  海峰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进入朗朗音乐世界学习。

  随后,又经过反复的训练、演出、打磨,海峰凭实力成功吸引了钢琴家朗朗的注意,自此便开始了自己巡演、参与节目录制的“演艺人生”。

  在“朗家军”中,琴技是唯一的硬实力,所以也正是在这里,海峰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钢琴大师郎朗与自闭症少年四手联弹红遍全网!妈妈分享成长经历 - 天天要闻

  跟着朗朗参加巡演、连续两年登上春晚录制的舞台、拿奖学金、参与各大青年赛事,海峰在“钢琴世界”里把日子过的风生水起。

  对于海峰的表现,朗朗也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海峰的钢琴弹得很好,拿了很多国际性大奖,他是一名自闭症少年,身上那种拼搏的精神,让人特别感动。”

  因此在提到关于海峰的未来时,海峰妈妈说:

  “学习这方面,我们就不多想了,差距确实存在,我们也不想难为孩子。但是在钢琴这边他自己也是感兴趣的,他自己也说想成为“钢琴家”,所以我们也愿意让他多尝试,往这方面发展。”

  No.3 正视病情,家庭干预

  今年,海峰已经是17岁的精神小伙了!

  家长们肯定也想了解海峰的康复情况,在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海峰有目标、有梦想,也非常有爱。但回归到生活当中,海峰的衍生关系(rft)欠缺,也就是不能理解人物关系。

  并且手部的精细动作依然不够灵活,谁能想象一名10级钢琴小能手,能被纽扣难住呢?

  问题依然不少,但我们之前说过,干预这件事,任重而道远,海峰妈妈与海峰依然在干预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给别人撑把伞。

  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海峰一家也曾得到过他人的帮助,如今海峰妈妈也希望能够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因此在采访的最后,她也为小龄的星宝父母,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1 要对我们的宝贝有信心

  一定要对我们的孩子有信心。就像海峰,他总是能突破我对他的期待,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打好基础,然后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做得到。

  2 正视病情,不要自怨自艾

  海峰小时候被人说过的闲话也不在少数,但没办法,稍微带过孩子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区别。

  所以海峰12岁的时候,我给他看了自己的残疾证,我希望不仅是我能够正视,孩子自己也要清楚自己的情况。认清现实的目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思考往后的路该怎么走,优秀与否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定义,而不是人云亦云。

  3 机构与家庭干预

  机构和家庭干预要五五开,不能完全依靠机构。孩子是自己的,哪怕带着孩子做游戏这也是一种干预。

  其次就是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缺点”来制定干预目标,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家长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侧重,才能为孩子选择一条最适合他的道路。

  最后:在与海峰妈妈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份历经风雨后的淡定与从容。每每提到儿子,她的话语间满是的骄傲与坚定。海峰妈妈用自己13年的坚守向我们证明,在孩子康复的路上,家人的陪伴与鼓励就是最好的“良药”,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良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