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常见的十一个不合理信念,对照发现自我认知合理化改变

2022年07月14日16:18:23 心理 1835

下面是著名的认知行为心理学家埃利斯总结的11个不合理的信念,抑郁焦虑的人可以和自己的认知、观念相互对照,帮助自己认知合理化,做自我治疗的时候做参考。

抑郁症患者常见的十一个不合理信念,对照发现自我认知合理化改变 - 天天要闻

不合理信念一:

一个人应该被周围的人喜欢和称赞,尤其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人。

探讨分析:

这是一个主观的美好意愿,但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成立的。比如在学校、工作场所甚至家庭成员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都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事实上,这是完全超越现实的目标,谁都不可能完全得到。

另外别人是否喜欢你,是否称赞过你,你自己可能也不知道,不一定是当着你的面做出的。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特点,有自己主观的感受、情绪。这些既可以来自于外在,也可以来自于内心。别人怎样选择别,是否喜欢和称赞你,是别人的权利,实际上,对于你自己是来说,这无法决定的。就算是以讨好和或取悦等方式,也未必获得别人的赞美和喜欢。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人与人是不同的,一个人,被另外的人否定或排斥也是可能的或正常的,别人喜欢你但未必会公开说出来,只要你知道,还有少数人,哪怕一个人喜欢你,就可以肯定自己是受欢迎的。

不合理信念二:

一个人必须要有很强的能力,各方面都有成就,这样才有价值。

探讨分析:

这是脱离现实的目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

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比别人有些优势,但同时可能在另外的方面,却不如别人,这是很正常的;一个人可以有很多成功,也可能经历很多失败,这是因为本来世事无常,无法保证哪件事一定能成功、哪件事一定不会失败!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样想也是一种合理的想法;或者说,努力的做自己应该做的,但是对于结果不必过于执着,努力的过程同样是有价值的。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人生,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独特的价值。

不合理信念三:

那些邪恶、可憎的坏人,都应该受到责骂与惩罚。

探讨分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可能有错误、有缺点、有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认知和态度在观察别的人,要知道,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我们自己内心认为的好与坏!

自己喜好或不喜欢的,并不能代表别人是否喜欢,并不一定代表别人也有同样的看法,更不能代表法律。

心理学家艾里斯说:“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的一员。”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宽容和爱,能给自己带来积极情绪。

不合理信念四:

当事情不合自己心意的时候,是很可怕、很悲惨的。

探讨分析: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无常变化的,按照自然规律发生、发展、变化,不一定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发展。那么,事与愿违,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常居八九”。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挫折和打击,这些都是人生中经常会有的事情,没什么可怕的,也不一定是很悲惨的、或很糟糕的、不可收拾的事情。

提升自己的能力,尽量在更大的范围内,让自己能够把握事情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升心理素质,让自己“接受结果的不确定性”。

能对一切事物未来的发展和不确定,保持宽容、乐观、接纳的态度。

不合理信念五:

不幸福、不快乐是外在因素所造成的,个人无法控制。

探讨分析:

外在的所有因素,都是经过自己的主观判断之后,被自己的心所认识的。

外在的因素是客观的,是自己无法控制和掌握的,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自己的心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自己的看法和对外在因素的评价是自己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而幸福和快乐,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归根结底来自于自己的心,不是来源于外在因素和客观世界,而与内在的认知和信念有关。

正确的、合理的评价,引起积极、快乐的情绪。我们改变不了外在事物,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幸福和快乐都是自己内在的主观的感受。不是外在因素决定的,而与对外在事件的看法、评价有关。

通过改变悲观的评价、态度,并结合适当的观念和行为,人是可以控制、调节自己的快乐和幸福的。

不合理信念六:

人必须非常关注危险、可怕的事情,而且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可能再次发生。

探讨分析:

了解到未来的不确定性,未来有各种可能,这是可以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不合理的,这就是焦虑产生的因素之一。

未来还没有发生,有适当的准备就可以了,不要过分的夸大,把关注点放在在当下的生活是更合理的态度。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活在当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不合理信念七:

对于困难和责任,面对是很难的事,逃避可能会更容易。

探讨分析:

逃避、拖延或者不负责任,表面上看更容易,但实际上,不但完全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会把问题弄得更严重,以至将来也无法解决。

而当一个人正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事情反而变得简单,会有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因此,面对和接纳,勇于承担,是合理的选择,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对待困难和责任,面对和接纳是合理的选择;逃避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是一种习惯性错误。

不合理信念八:

一个人应该要依靠别人,而且需要找一个比她强的人来依靠。

探讨分析:

人与人应该互相帮助,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需要彼此相互依靠,但是,如果产生了凡事都要依赖别人的心理,这是不合理的。

依靠他人,会让被依靠的人产生心理压力,这样反而使良好的人际关系变得不和谐健康。而过分夸大依靠的必要性,会让人放弃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失去独立的人格、个人尊严和价值感,从而产生不安全感以及其他各种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不良。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才是最好的依靠。

别人的帮忙只能是辅助的,别人只能在某些方面帮助你,任何亲近的人也不能完全代替你自己的心理和生理,不能代替你自己的生活。

独立人格、安全感、幸福感是依赖自己能独立自主,依赖自己内心强大才能获得的。

不合理信念九:

过去的经验决定了现在,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探讨分析:

过去的事实确实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不能说过去就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

因为,过去的事情虽然不可改变,但我们对过去的看法和评价,是可以改变的,例如,有些生病的人,在病痛的当下感觉到非常大的痛苦,但是恢复健康之后,会经常感慨,那些过去的痛苦,是他们人经历中的巨大的财富。

因此,过去的经验并不是完全无法改变的,而且,一个人的未来,是可以通过现在的行为、持续地努力来改变的,任何人仍然可以控制、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与过去并没有绝对不可分割的关系。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过去已经过去,当下和未来才更有价值,完全可以通过当下的行动和持续的努力,来得到你想要的生活。

不合理信念十:

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也要为他人的问题感到悲伤难过。

探讨分析:

关心他人、富于同情,这是爱的表现,这样是合理的,同时,也要关心自己的问题,也要爱自己。

不能因为别人而忽视自己,不能过分减少对于自己的爱和关注,自己和别人都是人,是平等的,事实上,只有真正的爱自己,才能够做到爱别人。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爱别人也爱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同时也不要忽略自己。

不合理信念十一:

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答案,一旦得不到答案就会很痛苦。

探讨分析: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或者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人生。

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不同的人生标准,而完美是没标准的。因此,永远也得不到一个真正意义上正确而完美的人生。

对任何问题都寻求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如果坚持要寻求某种完美的答案,只会使自己感到迷惑、失望和沮丧。

合理的认知和信念: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有正确而完美的答案,生活中的各种存在本身就不能用完美来定义。接受不完美,是合理的选择。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