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蝴蝶效应

2022年06月30日21:57:06 心理 1604

用心看待收纳的心理历程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演变,发现生活正是一种从简入繁,再从繁入简.

人的反应与决定是在理智脑与情绪脑的双重作用下,其中理智脑的左右脑机制主管逻辑,想象,肩负着复杂的逻辑运算与统筹计划,而情绪脑则是人应激反应时情感体现。

我们曾经自以为是的掌控感也许只是种假象,因为大脑并不是严格按照我们所认定的正确或错误而动作,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大脑总是在寻找最节省能量的方式而运作,而我们的情绪反应依然会依从原始的本能,因此,在假想/假设与事实之间,人们就都面临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自我接纳。

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蝴蝶效应 - 天天要闻

任何事物都是相关的、流动的、变化的。所有维度其实都存在着互动,我们自己的意识和周围的人、物品、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和系统。

现代场域理论认为:所有的现场都无法单独抽出,是彼此相连接、相互作用的,场域是一个巨大的互动网络。不管是物体、生命、意识,都因为彼此互动以及和场域的关系而存在着。

听起来有点玄乎是不是?我来给大家举个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的生活空间就是一个由我们自己、家人、物品、房屋组成的场域。

很多时候我们会经历这样的剧本A:

我平时的衣物和家人的衣物混在一起的,且今天上班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参加,我7点起床,满衣柜找合适的衣服,却发现想要的那件不知道放哪里了,找了二十多分钟,时间有限,我只能穿一件不是那么满意的衣服去参加会议。

其实我的心里是有纠结的,情绪会受到影响,当天开会并没有站式自己状态最好的一面,发挥也有折扣,心情多少会有点负面。

回到家里和家里人的关系也会不那么融洽,看到乱套的衣柜更不想收拾,然后你可能给你爱人抱怨几句,本来是发发牢骚,他的解读是你在指责,你们之间自然发生了争吵,孩子看到了害怕的躲进了房间,本来就更难过的你还要哄孩子,争吵让你认为老公不理解你,让你心理更失落。

于是你感叹:成年的人世界真不容易,每天累得半死,老公还不理解,这个家真是糟透了!然后你更不想整理家里,一个时期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我们来看看这个经过,一个凌乱的衣橱,引发了这样的负面家庭氛围,就像蝴蝶效应,一环引发一环因果,这就是我们自己、他人、环境相互作用引发的场域。我们自己在这个能量向下的磁场中是引发者,同样也是背景。

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蝴蝶效应 - 天天要闻

同样,我们再来看看同一个人的剧本B:

我平时的衣物和家人的衣物时混在一起的,但是我无意中在抖音上看到了别人分享收纳的小技巧,于是尝试跟着做了一下,没他们弄得好,但是衣橱起码整洁了些。

今天上班有一个重要的会议,我七点起床,一下就找到了我准备穿的三件衣服,用5分钟时间试穿了几套,选中了一套看起来最棒的套装,我很满意。

这时候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我给老公和孩子做利益分煎鸡蛋和麦片粥,还做了一个小菜,孩子和老公吃的很合胃口,老公出门前还夸了自己贤惠,我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开心的。

参加会议我的状态挺不错,面对镜头我也很自信,在我自己这个方面,开会的效果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我挺开心的,回家买了孩子最爱吃的鱼,我的好情绪也感染了爱人,他这天晚上陪我一起做家务,家里的气氛满融洽的。

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蝴蝶效应 - 天天要闻

很多事物,由于我们自身认知的局限或情绪的干扰,而使事情无取舍性地继续......或是出于情绪不愿意做出决定,或是因为无法判断得失而迟迟做不出决定,还有些仅仅因为惰性而将其无限隔,因而导致累积拖压成为常态,断舍离也就因此成为了一种刚需。

我们来看,我们自己,整洁有序的生活空间,他人,构成的场域在不停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个场域存在向上或向下的磁场,我们自己是引发者也是背景,向上或向下的能量场域也会提高或者拉低我们自己和他人的能量。

断舍离的心理学意义,也正是外界与自我接纳的相吸相斥和自我接纳的权衡下产生的。花花世界,众生百态,是混浊于世,还是独省己身,是人云亦云,还是另辟蹊径,随时随处,我们都需要做出选择。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