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教你如何摆脱从众心理,避免负面影响,成就精彩的人生

2022年06月29日22:43:12 心理 1323

图选自网剧侵权联系可删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群羊的面前设置了一个栅栏,领头的羊纵身一跃跳过栅栏,后面的羊也就跟着跳过去。

接下来的一幕就有趣了,工作人员将栅栏移走后,后面的羊走到原本放栅栏的位置时,仍像前面的羊一样跳跃着过去。

这就是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教你如何摆脱从众心理,避免负面影响,成就精彩的人生 - 天天要闻

羊群效应指的是: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从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又指从众心理,俗称随大流。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从众心理,成就更精彩的人生呢?

1.不要盲目跟风。

俗话说得好:盲目跟风,一切成空。

羊群效应:教你如何摆脱从众心理,避免负面影响,成就精彩的人生 - 天天要闻

跟风现象自古以来就有,在古代就有邯郸学步的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势非常的优美,就要去学习。他来到邯郸后,果然见到大街上的人走路的姿势都十分优雅,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翩翩风度。

少年于是就跟着路上的行人模仿了起来,人家迈左脚,他就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他也跟着迈右脚。可是学了几天,他却怎么都学不会,而且越走越别扭,走路的姿态还比之前更难看了。

少年心想:肯定是自己之前的走路方式有问题了,需要把它彻底抛弃,才能学会新的走路姿势。于是他开始从头开始学走路,每天都刻苦练习,过了三个月后却依然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反把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最后,少年彻底忘了该如何走路,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

做人千万不可盲目跟风,否则非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和他人的认可,也会令人耻笑。

2.多读书。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羊群效应:教你如何摆脱从众心理,避免负面影响,成就精彩的人生 - 天天要闻

从小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多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启智,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医愚,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书籍,也被称为“心灵解药”,因为可以帮我们解惑。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陷于狭隘的痛苦之中,百般难过纠结,其根源就是因为读书太少。学识和认知有限,没有足够的智慧可以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令自己迷茫又无助。

其实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能否具有深厚的学识、智慧,还有直面人生困境的勇气。而不管是学识、智慧、勇气,我们都可以通过多读书而得到。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改变,想要驱赶迷茫,对抗平庸,多读书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3.要自信。

鲁迅说:无论如何“流言”总不能吓哑我的。

羊群效应:教你如何摆脱从众心理,避免负面影响,成就精彩的人生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如果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必须要自信。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或短处,如果一味地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去对比这是一件很傻的事情,反过来我们老是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出去做对比也很傻。

只有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不断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会接纳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最后时,我们才能快乐。

这样也能避免被他人洗脑,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要知道我们如果总是一味地迎合别人随大流,慢慢地只会更加的迷茫。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原本长得并不丑,但因为极度地不自信,总是唯唯诺诺的。有一天身边的人说她长得像猪,她特别伤心,也不敢抗议。从这以后慢慢的大家都觉得她好欺负,都开始说她像猪,最后她真的变成了一头猪。

4.要理性思考。

古人云:三思而后行。

羊群效应:教你如何摆脱从众心理,避免负面影响,成就精彩的人生 - 天天要闻

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一些人喜欢人云亦云、随大流,不够理性。

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应该经过理性的思考后再行动。不能觉得大家都这么认为,自己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自己也就跟着这么做。

比如:有些人去逛商场,看到一些店面在做活动,很多人都在购买,也不考虑其实用价值。

再比如:有些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了各种课外班,就开始挖空心思地去给自己家的孩子也报上,也不管孩子开不开心接不接受。打着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进行着填鸭式的教育

……

我们在想着做一件事之前应该理性地去思考,然后结合据具体的情况再去决定做与不做,否则付出和回报很难成正比。

5.做自己的主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羊群效应:教你如何摆脱从众心理,避免负面影响,成就精彩的人生 - 天天要闻

我们一定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卑微怯懦、随波逐流。

要知道如果我们不能独立思考,遇人遇事没有主见,那么我们将会一生都碌碌无为,只能独自平庸。

反观但凡成功的人,都思想比较独立,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懂得规划,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

要明白真理永远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世界上大部分的财富也一直都掌控在少数人的手中。我们只有想方设法地成为那少数人中的一份子,而只有不从众,才可能成功。

希望从今以后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可以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成就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羊群效应:教你如何摆脱从众心理,避免负面影响,成就精彩的人生 - 天天要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