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全球13%的人存在精神障碍

2022年06月28日00:49:12 心理 1951

WHO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全球13%的人存在精神障碍 - 天天要闻

世界精神卫生报告2022

今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报告称,“我们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精神卫生危机”。

全球近10亿精神障碍患者

报告指出:全世界有9.7亿人患有精神(心理)障碍,并导致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占全球总人口的13%。

焦虑障碍占所有精神障碍的比例为31.0%,抑郁障碍为28.9%,发育障碍为11.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8.8%,双相障碍为4.1%,品行障碍为4.1%,孤独谱系障碍为2.9%,精神分裂症为2.5%,进食障碍为1.4%。

其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占到全球精神障碍59.9%。这还不包括5500万重度神经认知障碍(痴呆)患者。

高收入国家精神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低收入国家。(见下图)

WHO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全球13%的人存在精神障碍 - 天天要闻

全球13%人口存在精神障碍,总数达9.7亿


人类1/6的时间处于精神残疾

据估计全球平均每人生活6年就有1年由于精神(心理)障碍成为残疾,不能好好工作生活。

根据2019年的全球数据,精神(心理)障碍占了15.6%的人类健康损失残疾年(YLDs)。

当然,这是个平均水平。有的人情绪稳定、工作努力、家庭幸福一辈子,一天也没有被精神心理障碍耽搁。

但想想10亿人患有精神(心理)障碍,她们的生活工作中,在不同时期被轻重不等的影响了,发挥不了自己的才干,享受生活也被打了折扣,可能经年累月在疾病中挣扎。精神疾病贡献了15.6%的YLDs就不奇怪了。

YLDs是什么?

YLDs是用来计算疾病负担的一个通用方法,指的是因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损失的年数。英文是Years of health life lost to disability。简单的理解就是患病了丢失了健康、导致工作不了(残疾)占多少年。

这里的精神(心理)障碍,指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孤独症、精神行为问题等等。还没加上痴呆、物质滥用。

(见下图)

WHO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全球13%的人存在精神障碍 - 天天要闻

精神障碍影响着各个年龄段,导致严重的残疾


WHO呼吁关注精神障碍

遗憾的是,精神(心理)障碍治疗状况不佳。“在大多数国家,精神卫生仍然是卫生中最不受重视的领域。”只有高收入国家,获得治疗的患者才达7成以上。

因此,借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话,我们呼吁大家关注精神心理障碍:

“投资精神心理健康,就是投资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参考来源:

1.World mental health report 2022.

2.Amini M, Zayeri F, Moghaddam SS.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Dementias in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Countries: A Trend Analysis. J Epidemiol Glob Health. 2019;9(1):29-35.

基金支持

1.上海市第五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GWV-9.2

2.上海市银杏基金会

审核|王静华

校对|白 丽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