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感觉活着没意义?警惕“空心症”

2022年06月25日15:36:06 心理 1613
总是感觉活着没意义?警惕“空心症” - 天天要闻

感觉生活无意义,警惕“空心症”

本报记者 董超

总是感觉活着没意义?警惕“空心症” - 天天要闻

面对压力、不愉快、挫折、挑战……

我们常会因不安和焦虑而感到迷茫。

此时,最好的办法是调整心情,重燃希望。如果无法调整这种状态,长期处于一种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抑郁的状态,就可能使人的心变“空”,也可称为“空心病”。会让人感觉“活着没有意思”,缺少生活的动力。

“空心病”是价值观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碍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大学生中有超40%存在“空虚的自我”的感觉。很多大学生在高压力为之努力后,觉得实现高回报的希望较小而感到很虚无,没有目标,进而怀疑人生的意义,甚至焦虑,抑郁。“空心病”往往是期望过高、责任过大等压力过后的产物。

那么,到底什么是“空心病”?

它看起来就像是抑郁症,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诊断,多被诊为抑郁症,但所有药物如水浇石,并无任何效果。

“空心病”有几个特征:从症状上来讲可能符合抑郁症诊断,患者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通常人际关系良好,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感到迷茫,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认为,“空心病”是“价值观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碍”。之前有研究表明,如果人感觉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或价值,那么他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和谐、社交活动更广泛、身心也更健康,患上抑郁症、慢性疼痛或残疾的几率也会下降。

2015年,北大学霸吴谢宇用哑铃袭击了母亲的后脑,致使母亲当场死亡,吴谢宇随后潜逃。2020年,这场轰动全国的弑母案终于进入庭审环节。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孩子,何以成为残害亲生母亲的魔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的回答也许能够解释这一切:“他虽然有高智商,但内心却是空的,空到没有灵魂。”

孤独感和生活无意义感让心变“空”

有人会问,为什么会得“空心病”?

“空心病”是不是抑郁症的一种?

徐凯文曾在解释“空心病”时说,患上“空心病”的孩子往往十分优秀。他们学习好、工作优、情商高,却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下去。

“空心病”确实具备了抑郁症的某些特征,比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但与抑郁症不同的是,“空心病”更多是一种价值观的缺失。价值观对人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个人只有知道了自己是谁,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才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从而找到人生的意义。但某个观念的形成和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因此,作为孩子人格形成的塑造者,家长的教育方式显得至关重要。

“空心病”其实有具体的判断方法,徐凯文列出了七点:

一是从症状上看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如表现为情绪低落等。不同的是,所有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

二是患者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三是通常人际关系较好,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努力完善自我,但似乎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

四是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五是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

六是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迷茫。

七是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

总是感觉活着没意义?警惕“空心症” - 天天要闻

活在当下明确价值取向

能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国外有研究将高寿秘诀概括为:饮食有节,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喜欢锻炼,有责任、有归属感,保持健康体重。

广东省人民医院林曙光、谭宁发表述评文章指出,积极心理,包括幸福、感恩、同情心、自信及希望等对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林曙光强调,人不要追求自身愉快经历的“享乐”,而是要追求心理幸福感,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满足,会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远离“空心病”?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三病区医师杨晓磊建议,活在当下,把注意力放在现实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忽略了过程就是忽略了生活本身,让我们无法体会到生命的真实存在感。在这些过程中体验,才能构成生活的本身。比如,早上起床时体会慵懒的状态与伸懒腰的感觉,上班路上体会不同人群或忙碌或休闲的感觉和自己走路时的姿态,用餐时好好体验每道菜色的鲜味带给你的感觉,与朋友欢聚时感受自己和朋友快乐的心情,旅行时欣赏旅程中每一个美丽的瞬间……这些体验过程才真实地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它会在日积月累中帮我们最终在日常的点滴中理解生命意义所在。

让爱向外扩散,不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能量散发出去感染身边的亲人、朋友和社会,把我们的爱给出并使之流动起来,我们的内心也许就会收获充实和满足,就不会让自己精神上充满匮乏感。

向内寻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寻找与自己的价值取向相符的部分。所谓相符就是我们愿意全身心投入并愿意为之付出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慢慢地就会找到自己内在的使命,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活出真实而又有意义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董超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email protected]

总是感觉活着没意义?警惕“空心症” - 天天要闻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