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容易忽视的躯体症状在提醒:警惕抑郁症

2021年12月10日15:52:03 心理 1129

文/周佳

七种容易忽视的躯体症状在提醒:警惕抑郁症 - 天天要闻

小明今年初三,学业紧张,常常会跟家长说胸闷,喘不上气来,呼吸急促,脸色苍白,双手捏合在一起,感觉自己快不行了。为此,家人带他辗转到各大三甲综合医院,做了很多检查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小明这种情况不但未见好转,近半年却越来越严重,有时心情很差,经常想哭,上课时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心烦易怒,睡不着,没有食欲,瘦了30斤。父母甚至发现小明双臂多处有割伤。在综合医院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带小明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精神科医生经过详细的问诊,考虑小明可能罹患抑郁症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临床特征是显著持久的心境低落。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会主动诉说自己情绪低落,原来爱干的事情现在都没有兴趣了,感到很痛苦,可能会首先想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抑郁症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是情感或精神症状,而是躯体症状,这为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及治疗增加了难度。这种情况在青少年群体中更多见,孩子们往往不会表达自己高兴不高兴,开心不开心,而常常以各种身体不舒服为由就诊。我们在门诊中常常发现这样的患者,去了很多综合医院的不同科室就诊,做了无数次检查,一直未见异常,在综合医院医生反复建议下,才不得不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17世纪末,心理因素开始被认为会导致躯体症状。躯体症状主要与情绪和大脑功能有关,可能反映了患者无法面对潜在的内心冲突。研究表明7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伴有躯体症状,躯体症状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还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和治疗难度。而且如果在治疗中伴有的躯体症状没有缓解,患者就不能达到临床痊愈,这也是日后病情“复燃”的隐患。

抑郁症常见的躯体症状主要有哪些?

● 睡眠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上床后1小时翻来覆去仍然睡不着;睡眠不深,半夜听到一丁点动静就会醒来;早醒,一般凌晨两三点钟就醒了或者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次入睡。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或睡着后一直做噩梦等。

● 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不想吃东西,对以前非常喜欢的美食也没兴趣。体重下降,1周内体重减轻1kg以上。还有的患者有口干、恶心、腹胀、腹泻、打嗝腹绞痛等表现。

● 心血管系统:主要有心悸、胸痛以及心动过速、心慌等症状。

● 呼吸系统:这方面最明显的症状是病人常感到胸闷与憋喘,呼吸困难,大口呼气和叹气。小明表现出来的就是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

●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四肢发麻、眩晕和视力模糊等。

● 泌尿生殖系统:成年人一般表现为性欲减退。病情相对严重的女性患者还会出现痛经、月经紊乱和闭经等现象。部分患者表现为尿频,但不伴有尿急、尿痛等感染症状。

● 疼痛:抑郁症患者疼痛的常见部位为腰背、脖子、四肢关节及头部,通常多个部位同时出现,甚至浑身酸痛,全身乏力。

面对孩子抑郁,家长应该怎么做?

1提高对躯体症状的警惕性

既往研究报道,抑郁症的识别率全球平均为55.6%,而国内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仅为21%,综合医院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相对较低,增加了抑郁症漏诊的可能性。家长有必要了解抑郁症的早期躯体症状:没有食欲,没有兴趣,没有力气,睡不着,憋喘;再严重一些,会出现闷闷不乐、唉声叹气,自责、感觉生活没意义,甚至自残自杀。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小明,如果在最开始出现胸闷、憋喘、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甚至濒死感等躯体症状的时候,家人在综合医院检查没有问题之后,能及时考虑到精神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向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求助,做到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那幺小明能尽早获得有效的帮助。

2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对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的治疗,除了按照医生的医嘱服药之外,心理治疗也十分重要,适当的认知行为治疗会使患者对抑郁症有正确的认识、增强康复的信心,使抗抑郁药的疗效事半功倍、有助于减轻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防治抑郁症的重要内容,比如规律的生活起居,早睡早起,按时吃饭,营养搭配;适当的体育锻炼,散步,慢跑,做瑜伽等;丰富的生活乐趣,听音乐,看电影,读书等;轻松愉快地与外界交往,与家人和朋友分享烦恼与快乐。但是,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病程一般比较冗长,当抑郁障碍所有症状逐渐好转时,躯体症状最后才消失的也常有。当抑郁症状缓解后再次复发时,躯体症状也可能成为首发症状。

3加强社会支持

家人和朋友的帮助是社会支持非常重要的来源。很多家长容易接受孩子身体患有其他躯体疾病,如感冒发烧、肠胃炎、外伤等发作时身体不舒服的状态,会理解和照顾孩子,允许孩子休息,直到恢复健康后再去正常学习。但家长往往认识不到抑郁症也是疾病,或者不能理解孩子患有抑郁症。家长认为自己辛苦工作,为孩子尽可能提供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孩子性格也挺开朗的,而且他还这幺小怎么会得抑郁症甚至不想活了呢?家长会主观认为孩子的“无精打采”“头痛背痛”就是“装的”“懒散”“娇气”“想不开”“闹情绪”,认为通过批评、攻击、鼓励、督促让孩子勤奋起来,就能恢复正常。

然而这种方式带给孩子的感受都是否认和不被理解,甚至感觉自己受到了排斥、攻击,使其增加内疚和心理负担,降低对家长的信任和寻求帮助的动力。所以,家长对抑郁症要有基本的、科学的认识,接纳孩子,给予尊重,放平心态,配合医生治疗,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告诉孩子“我们永远都爱你、支持你,不管发生任何事,我在这里陪着你”,这就是最有力的支持。家人的理解和帮助是孩子战胜抑郁症最好的药。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