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会诱发强迫症?又有哪些治疗方法?

2021年09月10日20:39:08 心理 1538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心理疾病,症状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据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05%-1%,占精神科病人总数的0.1%-2%。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的患病率为0.3‰,通常于青壮年期起病,性别分别上无显著差异。

强迫思维又可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志,内容多种多样,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然后相应的就是会去反复检查门窗,确保安全等等,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强迫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是什么呢?病因至今未明。但新概念首席心理导师荣新奇教授表示,遗传因素、强迫性格特征、家庭及社会等因素均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作用。

哪些因素会诱发强迫症?又有哪些治疗方法? - 天天要闻

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1.遗传因素。

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2.性格特征。

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3.诱发因素。

上海调查资料中,35%患者患病前有诱发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当躯体健康不佳或长期身心疲劳时,均可促使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

哪些因素会诱发强迫症?又有哪些治疗方法? - 天天要闻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在强迫症的治疗上,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日常护理。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好处是可以很方便、很快捷地改善病人的症状,从而可以减少强迫症病人的痛苦。当然,药物治疗也有不利的一面。目前,使用药物较多的是抗强迫症药物:氯米帕明和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

还有一些病人症状较为严重,那么就需要在普通抗强迫症的药物基础上,增加一些增效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情感稳定剂、甲状腺素等等,具体情况需要遵医嘱。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森田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等。其中,效果比较好的是催眠疗法和森田疗法。

心理治疗的好处是没有副作用,但是心理治疗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效果比较慢,需要病人配合,另外也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催眠师。

3.日常护理。

强迫症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的日常护理也很重要——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从事一些有兴趣的工作,培养一些生活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兴奋点。另外,调整心态,学会顺其自然,注意多锻炼身体,学会释放压力。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