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周三春、通讯员梅芳、柯玉干)房建顶尖高手再推重器。9月30日获悉,由在鄂央企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钢结构工业厂房智能建造一体化平台”(造厂机)在浙江舟山华润电力标准厂房项目投用。“造厂机”的推出,为钢结构厂房施工提供了一套现场工业化解决方案,实现了业内核心技术装备的创新突破。

作业现场,四台高约20米、形似巨型龙门吊的橘黄色钢结构“机器人”纵向列队。“机器人”顶部的机械吊臂左右挥舞,不少工人在顶部平台上穿梭忙碌。
设备总设计师廖峰介绍,常规情况下,“造厂机”平台是四个“小伙伴”组队作业。四台设备略有不同,各司其职。前两台设备上各有16吨和3.2吨的两台吊臂,负责厂房主框架吊装和檩条安装。后两台设备上人员更多,负责外封板安装和机电安装等。
据介绍,传统的工业厂房施工中,厂房主体工程实行分区作业,不同工种人员只能整体轮换。使用“造厂机”后,四个主工序人员随设备跟进,能实现无缝对接流水作业。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可减少人员登高作业风险,并大幅缩短工期,提升人工功效超20%。

四个“小伙伴”均由行走底盘系统、伸缩套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可变平台系统、电气及液压控制系统五大系统组成,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组队。
它们能“灵活变身”:基于在建厂房尺寸,设备能在纵向、横向、竖向、斜向伸缩自如。能行走:各设备均有履带底盘以及支腿油缸,可以确保在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地面独立行进。依靠行程编码器、红外测距仪等设备,“机器人”们既能精准齐头并进,又能360度转向分毫不差,还能进行防碰撞预报警等。

据悉,作为施工作业集成平台,“造厂机”将不断丰富自身技能。后续计划逐步增加测量放线、校正、喷涂、压瓦、维护等更多智能设备,打造智能化、工厂化的施工作业环境,实现钢结构工业厂房的少人工作业甚至无人建造。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