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入殓师辛沙沙:10年内送走上万逝者,虽遭遇不公,但仍坚持

2021年10月03日18:12:02 资讯 1271

你知道人在死后,身上会发生什么吗?

第一步穿上寿衣;

第二步遗体整容

最后送到羽化间进行火化

而这三步都有对应的职业,分别是“寿衣模特”、“遗体整容师”以及“遗体火化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三个90后的故事。

一、95后“寿衣模特”:给予别人温厚而又温柔的慰藉

“只要能给别人带去慰藉,这份工作就是有价值的。”

任赛男是一名95后寿衣模特。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与死人有关的一切都是不吉利的,包括寿衣。

一开始,任赛男连看都不敢看,更别说穿了。跟家里人说到这份工作的时候,家里人也非常反对,劝她赶紧放弃这个念头,重新找一份干工作。

90后入殓师辛沙沙:10年内送走上万逝者,虽遭遇不公,但仍坚持 - 天天要闻

尽管任赛男坚持下来了,但是依然会时不时经受亲戚、同学异样的眼光,甚至有的同学觉得她做寿衣模特很晦气,渐渐断了来往。家庭聚会的时候,亲戚也对任赛男避而远之,看见她仿佛见了瘟神

有时候,任赛男会想:自己的选择是不是真的错了?

直到她遇到了一对60岁左右的老夫妻。一对老夫妻在网上向任赛男咨询年轻人穿的寿衣,后来知道有实体店之后,不远万里来到了店里。他们告诉任赛男,他们是给29岁的女儿挑选寿衣。他们的女儿癌症晚期,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但是,他们希望女儿走的时候漂漂亮亮的,到了另一个世界也活得体面

任赛男听了心里五味杂陈,她询问老夫妻他们女儿的兴趣和爱好,最后为他们推荐了一款汉服寿衣。几天后,任赛男收到了老夫妻发过来的照片。照片中,他们被癌症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女儿,穿着新买的汉服寿衣,对着镜头笑靥如花

90后入殓师辛沙沙:10年内送走上万逝者,虽遭遇不公,但仍坚持 - 天天要闻

任赛男哭了,她说,在人生的很多重要场合,我们都需要一件合适的礼服,有人是为了迎接未来,有人是为了告别过去。我做寿衣的时候,会尽自己的能力让寿衣看起来像礼服一样,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帮助别人减轻心理的痛苦,度过艰难的一刻。

二、90后“遗体整容师”:害怕过,但这是我们的职责

辛沙沙在济南市殡仪馆工作,是一名90后入殓师。辛沙沙的工作职责,就是为逝者整容。

辛沙沙出生在农村,在她的印象中,人死后都是直接拉去火葬场火化,没有给遗体整容化妆的环节。高三那年,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入殓师广告,第一次对入殓师有了“想法”。高考填报志愿之前,她上网查了大量关于入殓师的信息,最终决定报考北京一所高校的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

大学期间,辛沙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学习理论知识,虽然有实习课,但是没有真正接触过遗体。大学实习时,她第一次看到老师给遗体整容化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忍不住逃离现场

实习期间,她见过全身腐烂的逝者,也闻过逝者身上的异味,有因车祸导致面目全非的,也有全身水泡而肿胀的……

90后入殓师辛沙沙:10年内送走上万逝者,虽遭遇不公,但仍坚持 - 天天要闻

不久之后,辛沙沙接到一名年轻的女逝者。女逝者死于车祸,由于强烈的撞击,脸上有多处伤口。她的母亲拿着女逝者生前的照片,说自己的女儿最爱美,拜托辛沙沙比着照片化。化完之后,女逝者的母亲拉着辛沙沙的手不停地说着谢谢。那一刻,辛沙沙终于体会到了入殓师的使命感

然后走出殡仪馆,辛沙沙却遭受了“不公”,房东发现她是入殓师后,找借口让她搬走了;有些出租车司机听到说去殡仪馆,还会直接让她下车……

甚至有一次在告别厅,她还听到一位母亲对儿子说:“好好学习,不然长大后只能像她一样,天天和死人打交道……

无数次,委屈、愤怒在辛沙沙的心里翻转。为了发泄不良情绪,辛沙沙休息的时候就去健身房健身。在健身房里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结婚后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再遇到不被理解的时候,她会笑笑安慰自己: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现在,辛沙沙干这一行也快10年了,已经为10000多位逝者进行过遗体整容修复。付出终会有回报,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辛沙沙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也是全国唯一一位获表彰的入殓师

90后入殓师辛沙沙:10年内送走上万逝者,虽遭遇不公,但仍坚持 - 天天要闻

图/济南时报

三、95后“遗体火化师”:我变得更加热爱和珍惜生活了

1998年,陈子卓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家庭。大学的时候,他学的是工程专业。没想到,后来经人介绍,陈子卓接触了殡葬行业,并背井离乡,来到云南曲靖,成了一名遗体火化师

陈子卓经常被人问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害怕吗”。陈子卓说,一开始不害怕是假的,但是干的时间久了,他才了解了职业的真正意义。“帮助逝者离开是一件善事。”他认为自己进入殡葬行业是一种缘分。

在工作中,陈子卓接触最多的就是逝者家属。为了安慰伤心欲绝的逝者家属,陈子卓和他的同事们都格外注意用词和语态,尽可能不给他们增加额外的痛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会尽量满足逝者家属的要求

有一次,陈子卓服务了一对父子,父亲40多岁,儿子6岁,他们在车祸中身亡。火化的时候,应家属的要求,陈子卓将父子俩的火化炉调整到了一起

90后入殓师辛沙沙:10年内送走上万逝者,虽遭遇不公,但仍坚持 - 天天要闻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尊重。”有的时候,面对年纪比较小的逝者,为了保证骨灰的完整性,陈子卓会调整火化机的风力和火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家属留一个念想。

陈子卓说,火化师是人生路上最后的“引路人”。在服务每一位逝者的时候,我都会在内心祈祷,希望他们能够永登极乐。工作两年,经历了不少生离死别,我的性格也变得沉稳了,更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在当下。

四、请多给他们一些尊重与理解

时至今日,殡仪馆从业者依然在接受着身边人偏见的目光,总有人认为他们在做一份“不吉利”、“晦气”的工作。甚至有人表示:“如果是自己女儿的话,会骂死她……”“如果不是有编制,你看这些职业会有人去做吗?”

当然,对于从事入殓师、火化师等特殊性职业的人员,由财政出资加强对从业人员待遇的保障,是基本措施。但是,社会对他们也普遍存在职业的歧视和偏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需要正常运转,每一个岗位都缺一不可。

对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多给他们一些尊重和理解。尽管他们享受了较好的待遇,但是也付出了数不清的汗水。我们不能只看到结果,却忽略了他们努力的过程

90后入殓师辛沙沙:10年内送走上万逝者,虽遭遇不公,但仍坚持 - 天天要闻

我们对“死”总是闭口不谈,其实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于阴阳两隔的抗拒。经由殡仪馆工作人员之手,让逝者安详离去,也让生者解开一份心结,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生命值得敬畏,他们的付出,同样应该获得尊重


参考资料:

[1]《26岁寿衣女模特自曝太平间往事:原来,这才是人间真相》.家庭杂志. 2021-01-05

[2]《为逝者体面送行,济南90后入殓师,8年为10000位逝者整容》 .济南时报 .2020-12-30

[3]《火化师的职业也很美——95后火化师陈子卓》.Funeral Industry Reference .2021-08-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