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不小的官:四方台主任

2021年09月22日23:03:03 资讯 1776

小时候听妈妈常常叨叨,这四方台主任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好的。当时我还小,只是知道四方台是一个离我们挺远的一个镇子,那里的糖烧饼特别的好吃。因为有一次爸爸出差路过那里,回来给我们四个孩子一个人买了一个糖烧饼,所以印象特别深。这主任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官,做个当官的多好,有什么难的?小时候都认为只要是个官就一身的光环一身的轻松。

稍稍的长大一点,我才知道这个四方台主任是常常围着锅台转的妇女们给自己封的官职,四方台即是锅台,而这个主任无论称不称职都只是一上任就不可能辞职的一个任劳任怨的职务。

说到难,我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的有所体会的。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大米,白面,更是一年也见不到几次荤腥。我们的主食就是玉米,小米,间或有高粱米,蔬菜也只是生产队分的一点土豆,夏季的时候自己家园子里只能吃几个月的青菜。妈妈把玉米小米换着样的做。玉米可以做成玉米碴干饭,玉米碴粥,玉米碴水饭,玉米面大饼子,玉米面糊糊,玉米面面片。小米可以做小米粥,小米干饭,小米面煎饼。那时候我们的肠胃很容易得到满足,只要能够吃饱就可以了,哪管过什么营养,什么合不合口味。

妈妈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在家一面忙着做针线,一面忙着家务,其他三季都要在地里忙活。她的手里在忙着活,心里却要想着这顿饭吃什么,把一天中最经饿的伙食放到最需要的中午时候做,早晨和晚上大多数都是稀的或者是方便人和家畜一锅出的对付饭,为了节省时间。因为材火少,舍不得烧,也有大饼子什么的没熟透的时候。

稍稍大了一点,我们第一次吃到了妈妈从城里的大舅家背回来的一书兜大米,煮出来像老蟑蛋一样的白米粥,也吃到了宣腾腾的白面馒头,还有不放油的大白饼,那可是我们上初中之后最好的食物了。

有了大米和白面之后,妈妈同样的要为一日三餐发愁。上学的我们哥三个吃三顿饭的时候都要带中饭,又因为胃都不好,要经常的吃些细粮。每天早晨爸爸,妈妈早早的就要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餐还有我们三个的午餐。那一大锅的馒头,妈妈给我们每个人的饭盒里挤压上三个,每个人在结合点粥吃上一个半个的,锅里剩下的也就是一个空空的帘子了。要是做干饭或者水饭,也要很大的一盆才够。有时候我们吃完了,急急忙忙的穿戴上上学了,也没管剩下的够不够妈妈和爸爸吃。自己成年了才知道当时的情况有时候妈妈他们后上桌的肯定有吃不饱的时候。作为母亲总是要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们的。这一点每一个做母亲的都不约而同的具有平凡的伟大。

即使妈妈已经全力的对待我们每个孩子了,我们的身体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这让妈妈以后提及时有时候眼睛里还有泪光。

十六岁之前,我总在想为什么我总是饿?我都已经不疯跑了,不去蹦蹦跳跳了,尽量的减少活动了,三个馒头还是只能顶两节课的时间。

后来我结婚了,嫁人了,嫁给了一家能常常吃到白面的人家,一点点的我也体会了四方台主任的艰难。

二十岁我开始跟着婆婆学习做饭。

每一顿饭你得根据家人口味的不同饭量的大小,斟酌着食材的量和油盐酱醋的投放比例。想要把饭把菜做到恰到好处,没有几年的时间你还真的就出不了徒。

在一起过的时候我不用考虑经济问题,因为有婆婆掌管,她让我怎么做做多少我依照着就可以了。分家之后,我要考虑的就多很多了。

因为刚刚分家,我舍不得把少的可怜的几百块钱的家底用到伙食上,我们的餐桌上很少有菜的影子。为了省钱,清粥,咸菜加馒头是常态,偶尔的也会把馒头变成花卷,为了能在铲地的时候多有点力气。孩子出生一年多了能吃饭了,隔两天给蒸上一大碗鸡蛋羹。儿子年龄小可是饭量可不小,一顿能吃一小碗的量,剩下的少许就都进了丈夫的嘴里。

秋天了,我养的小鸡仔都长大了,那几只耀武扬威的大公鸡惹得丈夫的眼睛直放光。后来打场的时候我杀了一只,丈夫和儿子还有公公婆婆吃的那是一个享受啊!现在想想都不明白那只鸡真的有那么香吗?

日子一天天的变好了,孩子也渐渐的长大了。我家的餐桌上加了越来越多的菜色。每逢节日,鱼,肉和鸡蛋都上了桌,主食也变得丰富起来,我的面条和烙饼技术越来越好,赶上活累或者家里来了客人,我让餐桌的等级也跟着提高了不少。妈妈爸爸来家里看望我们,看到我把餐桌搞得如此丰富多彩的,妈妈说我这个四方台主任挺称职的,没有给她老人家丢脸。作为儿女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腾腾火火的是对父母最大最好的福报了。

儿子上高中上大学的日子,我手里的闲钱不多甚至那几年还有债务,但是在儿子放假回家的日子里,我尽量的让他吃的最好,毕竟在外面吃的不好,他又在长身体的时候。

现如今又赶上了疫情,很久没有精打细算的我又得开始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了,每次出门买多少菜才够家里人吃上三天的,要买什么才能有营养又不要花费太多的钱,毕竟我们这几个月都是没有收入的。看来我这个四方台主任还是蛮重要的,对一个家来说。千万不要认为我是自恋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个不小的官:四方台主任 - 天天要闻


我是个不小的官:四方台主任 - 天天要闻


我是个不小的官:四方台主任 - 天天要闻

资讯分类资讯推荐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 天天要闻

范玮琪力挺陈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来,好姐妹makiyo也补刀

#陈建州风波牵连多位明星#近期,台湾省艺人陈建州性骚扰事件越演越烈,已经有三位女艺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涩会美眉妖娇出来指控陈建州对她们的性骚扰行为。陈建州妻子范玮琪则发文力挺老公。范玮琪发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带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 天天要闻

一战华工的珍贵照片

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 天天要闻

阳后还有这个后遗症,向风而行征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记#​#电视剧向风而来行征文#​最近我右侧的眼睛好难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觉看东西不太清楚,视力下降很明显,头也晕晕的,闷闷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阳后有没有这个症状。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 天天要闻

北大高材生感叹道:“这辈子我就没说过几次真话!”

我有一个姓于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于。老于今年五七多岁,北大毕业,清华读的硕士,北师大读的博士,妥妥的学霸。他现在是一家厅级单位的副总工,待遇也不错。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那可是人中龙凤,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后,大家照例吹捧这位学霸朋友。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 天天要闻

画家把字画作价3万放老板店里寄卖,老板索要2成佣金,被画家拒绝

街上有那种卖字画的店铺,这种店铺非常的少,因为懂画的人也少。店铺的老板是个爱画之人,不是名家的画,只要是画的好,价格合适,他也会收下,或者帮忙寄卖。王立是一名没有任何名气的画家,经常会拿一些画到店里寄卖,几百到几千的价格都有。这一天,王立又拿来一幅画,说是要寄卖。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 天天要闻

04年辽宁老汉捡石头修猪圈,发现"白发人头",专家赶来:终于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节目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来,比如《今日说法》,网友们甚至还列出了必看节目单。说到必看的“电子榨菜”,网友们纷纷调侃起了一档节目,它十分喜欢以农村口耳相传的惊悚故事为开头,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以科学的手段解释灵异现象,它就是《走近科学》。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 天天要闻

运河拾韵:爱的波涛(十三) || 朱钧贤

作者:朱钧贤 摄影:竹叶青“老板,还有什么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时止步,愕然的转过身来。徐文琪将手中的钢笔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视了她们一眼,道:“还有几个问题要对你讲一讲,我们饭店是食品服务性质的,首先必须要求清洁和卫生,还有的是要注意服务态度必须热情周到,使客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