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2021年05月11日23:30:11 电影 1996

不知道是不是受疫情的影响,202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竟然创下了很多的新记录:比如, 1月1号元旦档首日,票房收入达到约9300万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2月春节档的电影票房已累计达111.86亿元,创下中国影史单月票房新纪录;跨界新晋导演贾玲的《你好,李焕英》,不仅狂揽53亿票房,更是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出道即巅峰,贾玲这次“掏真心”给大家看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如果她还想继续做导演的话,下一部不可能还拿自己的故事说事,不仅拍不出比同类型更优秀的作品了,观众也总有一天会腻,我想这也是为何吴京自从《战狼2》后,再无下一部动作的原因。

正是因为贾玲“跨界”的成功,燃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心,女导演们看到了希望,男导演们也纷纷想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希望在职业生涯将近尾声的时候,最后再“奋力一搏”。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就在大家以为春节档的厮杀已经非常激烈了,谁知道,又冒出一个“五一档”。而“五一档”的参赛者竟然有名导张艺谋的首部谍战片《悬崖之上》?更令人意外的是,张艺谋导演的这部谍战片竟然在7天之内狂揽7.6亿,将成为又一部经典作品。

《悬崖之上》成为近几年少见的又有口碑又有市场的经典大作。观众们在被影片的剧情和演员的演技震撼之余,再次感慨:名导终究是名导,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1、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1978年,张艺谋到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4年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1984年,他就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首次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并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

1986年后,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老井》就夺得金鸡、百花和东京的三个影帝,成为中国第一位A级国际电影节影帝。1987年,他首次担纲导演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得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从此,他开始了由摄影师走向演员、继而成为国际知名导演,并被称为“名导”的精彩人生。

可见,无论是演员、摄影师还是导演,张艺谋他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优异的成绩,成为最拔尖的那一个。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虽然,他是以“导演”的身份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第5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在国际影坛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是,张艺谋的专业却是摄影!或者说正是因为他的强项是摄影,所以让他的导演之路走得特别的与众不同!

从早期的活着》、《一个都不能少》、《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红高粱》等文艺片到后来的《山楂树下》、《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英雄》等商业片,张艺谋的作品能够屡屡获奖,并获得很高的票房,与作品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有很重要的关系。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张艺谋善于运用浓烈的色彩创造了一场气势恢宏的视觉盛宴,从光影、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别出心裁的安排,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得到全方位的展示。

2、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

有人把张艺谋的导演生涯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1987年到1999年的文艺片阶段,2000年到2009年的商业片阶段,以及2010年至今一直在多领域进行尝试的阶段。

可以这么说,张艺谋的高光时刻就是1987年~1999年这10年的文艺片阶段。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那个时候,50岁的张艺谋,已经拿过金熊奖,得过戛纳,3次获得奥斯卡提名,5次获得金球奖提名,可谓是国内外的专业电影奖项拿到手软。

不要说在当年这些荣誉是多么的耀眼。即便是放到如今,也是非常亮眼的成绩。这些实绩奠定了张艺谋在业内不可撼动的地位,也让他成为第5代导演的领军人物!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2000年后,张艺谋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极富经济效益的影片类型——商业片。

把传统武侠风和中国水墨画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英雄》一上映,不仅创下全球票房1.77亿美元最高纪录,而且开创了中国商业大片的时代。

随后而来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钗》等大片,每次都夺得当年电影市场的全球华语片票房冠军、多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

从红色到黄色,再到黑白灰……不断追求高饱和度的色调反应角色内心的挣扎和冲突,善于用强烈的色彩、大胆的构图来对比、衬托故事背后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细腻,这是张艺谋的风格,也是名导的印记。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在2012年8月22日之前,只要提起张艺谋,必然不能少了另一个人,张伟平

从1995年偶然涉足电影圈开始,张伟平和张艺谋就开始了长达16年亲密合作,可以说是互相成全的“完美拍档”——没有张伟平就没有站在荣誉巅峰里的张艺谋。

张伟平不懂电影,但是他非常懂得如何营销做宣传;而张艺谋的才华都在摄影和导演领域。

有张伟平在,张艺谋只需要安安心心导演影片就好,完全不用在乎电影成片之后的宣传发行上映票房等问题。

可是,到了2012年8月22日,随着张伟平自曝“我和张艺谋已经没什么关系”开始,张艺谋不仅面临事业上的滑坡,社会形象和民众口碑也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一边无奈是曾经同心协力的伙伴落得个同室操戈的地步,一边可惜失去张伟平的包装和宣传,再有才华的张艺谋也不过是一匹困于马厩没有伯乐赏识的千里马。

也许,这话夸大了张伟平存在的意义。但是,相较于只知道埋头苦干却不善于营销自我的张艺谋来说,电影领域陷入低谷成为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8年的时间内,虽然张艺谋也推出了《长城》《归来》等作品,但是口碑却是空前的差劲,票房也只不过是靠“名导张艺谋”的金字招牌勉强撑着,正是因为这样,张艺谋开始明白仅仅有好作品、缺少营销也是不被观众所看到的,失去“伯乐”的他,决定开始转型。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在人们痛心张艺谋在电影领域没有上交优秀作品的时候,他反而在歌剧、舞台剧、实景现场表演领域再次展示了自己独特又能够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审美艺术细胞。独创的多元素混搭拍摄手法,更是让他在主导了几次国家级别演出活动之后,把“名导”的宝座越做越稳当!正是因为他的转型的成功,奠定了他成为导演开闭幕式的“不二人选”。

虽然“二张”的恩恩怨怨这么多年,在我看来张艺谋真该感谢他,他作为一个投资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也是人之常情的,毕竟他没有对电影的“情怀”,只有商人的精明,而现在的票房几亿、几十亿很大程度上他的一些风格还是起到点了作用。

张伟平很“清醒”,目的就是赚钱,而张艺谋更多的是荣誉、前途,所以即使现在商业片横行的时代,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情怀”拍了这部无“小鲜肉”的《悬崖之上》,在我看来,这也归功于和张伟平搭档的这16年,让他看清了什么自己想要的。

4、出走半生,归来时仍是少年

生于1950年的张艺谋,从1987年导演《红高粱》开始到2021年的《悬崖之上》上映,36年间共导演了26部电影(含2部未上映)、19个大型露天实景演出现场,8个国家级项目宣传短片……无论是行业内具有高含金量的奖项,还是民众的支持度和口碑,张艺谋都是最后的赢家。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2008年,在执导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张艺谋的导演才华已经登峰造极,他在人们心目中就是“靠谱、值得期待”的金字招牌!

此后,诸多重量级的国家演出项目都由他负责总导演:2009年建国60周年联欢晚会、2015年APEC欢迎晚宴、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2019年共和国70周年联欢活动……有了如此金光闪闪的履历,提起张艺谋,谁不竖起大拇指夸一声“牛”呢?

从影44年、导演26部电影、创下50亿票房的张艺谋:为何如此爱跨界 - 天天要闻

从摄影师——演员——导演——编剧,张艺谋无疑是中国第5代导演中成就最为出色的导演,也是中国导演中最具有世界声誉的出色导演。而他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始终走在不断创新、追求突破的路上。

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视觉表达,甚至画风都能明确看出张艺谋“求变”的内心。而这种“求变”的心理从他还是个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摄影的学生开始,就藏在他的作品中了。

40多年来从未丢失,也未改变!

如今,年过70的张艺谋,依旧不断推出新作,依旧不断尝试。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永不重复自己!”

这,就是匠人的风采和根骨吧!

电影分类资讯推荐

美术微课视频怎么做?教你轻松制作动画视频 | 万彩动画大师 - 天天要闻

美术微课视频怎么做?教你轻松制作动画视频 | 万彩动画大师

美术微课视频怎么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已经成为教学生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就算是美术老师也要开始制作微课,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素养,今天就来教大家怎么制作一个生动的美术微课视频。软件:万彩动画大师,能帮助你轻松制作出各种精彩的动画视频,做动画就像做PPT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