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01年,瓦良格号在土耳其海峡口被死死卡住,土耳其狮子大开口要10亿美元过路费,拖了中国整整两年。
20余年后,同一个国家又对中国汽车挥刀加税,关税加到40%,零件都不放过!
谁知,这次中国没发火、没交罚款,只是轻描淡写地派出比亚迪签了个十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土耳其立马转变态度,关税政策当场作废。
一场贸易对抗,一步投产落子,中国只用一招,就让“封锁者”变“欢迎者”!
卡在海峡口的航母——瓦良格的前世今生
历史得从2001年说起。
彼时的中国,还在艰难探索“蓝水海军”的门道。
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是从乌克兰买来的一个大壳子,没武器没动力,漂在黑海里,一副“命苦船大”的架势。
想运回来?容易啊,先得过一道槛: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一手捏着。
于是,1999年中国的拖船队开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门口,结果刚抬脚,土耳其就摆出一张牌:要过,拿钱来。
不是一千万,不是一亿,直接开口——十亿美元!
什么理由?什么海峡太窄、船太大、遮挡视线、拖不动、会自转……各种“专业借口”层出不穷,实际就是摆个阵势,要价。
这要价可不是拍脑袋,背后谁在使劲?北约有人插手,美帝在冷笑,谁都不想中国搞航母。
土耳其这一刀,甩得狠、卡得准。
中国掏了这十亿吗?没有。一分没掏。
怎么办?拖着!大船不走,海峡口一横,拖船像钉子似的钉在那儿。
外交部不急,技术团队出马,宋家慧领队“技术咨询”,测这测那,数据演示模型试拖,连试验船都租起来演练。
半年,六个月,海风天天吹,土耳其自己都开始头疼。
终于,在2001年11月1号,瓦良格通过海峡,驶向中国。
全过程无火药,没开炮,靠的就是技术+坚持。
瓦良格的卡壳,是中国第一次面对地缘政治封锁时的试炼。
那年,我们谈判、耗住、技术攻坚,用的是“软钉子”。
可谁想到,二十多年后,土耳其还来一次——不过这次不拦船,拦车了!
税卡车门口:土耳其挥刀,中国电车“受限行”
时间来到2023年,土耳其一拍桌子: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加征40%附加关税。
关税总额直接飙升到50%,你以为这就完了?
到了2024年6月,人家又来了个“加码版”:整车、配件、哪怕螺丝钉,只要是中国产,最低征税7000美元!
这一刀下去,车门基本算是关了。
电动车还想进?让你转个身先掏一层皮。
理由也“好听”:
保护本国产业、扶持本地车企、减少贸易逆差。
背后真正的算盘是什么?用脚想都知道——让中国企业在土耳其投资!
对外封锁,对内招商,这路数一点不陌生。
更绝的是人家玩“套娃战术”:一边提关税,一边又出台投资激励令。
你要是进来建厂?行,关税从40%变10%,给你豁免!
这不是谈判,这是摊牌。你进来,才让你过关;你不进,那你就别卖了。
乍一看,像是设了个坑,其实土耳其政府算盘打得啪啪响:借中国车热度,给本地电车制造业“搭梯子”。
可这梯子,中国真爬了。
2024年7月8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现身伊斯坦布尔。
不是来抗议,不是来谈条件,是来签字。
合同内容很简单: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年产15万辆汽车的整车工厂,外加研发中心。
地点选在马尼萨,预计2026年底投产,能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就这么一落子,土耳其立刻翻脸比翻书快。
原定7月8日正式生效的加税政策,在7月5日就被撤销!
总统令直接写明:凡是按投资激励政策来的车企,关税从40%降到10%。
不但对比亚迪有效,其他中资品牌一视同仁。
比亚迪这一手,简直就是“外交小钢炮”:不用吵、不靠告,动手盖厂房,比谁都快。
有人说,这不是交了“变相保护费”?
不,这叫对赌。
你收我关税,我砸钱来建厂,把市场跟你捆在一起,看你还敢封吗?
而这10亿美元,不是“通行费”,是“通行证”。
让你知道,中国汽车,不是靠谈出来的,是造出来的!
历史的回声:封锁者变“欢迎者”
这一幕,跟2001年瓦良格那一事,如出一辙:
当年航母过不去,中国靠“拖”的;如今电车不让卖,中国靠“造”的。
当年是海峡口卡着;现在是关税口堵着。
当年花了两年斡旋;这回只花了三天就宣布撤销政策。
当年逼的是航母归国;这回压的是中国制造出海。
最大的不同,是角色换了:中国不再是那个“等待放行”的一方,而是“自己开路”的主角。
土耳其也不是当年那个被动让步的“守门人”,而是被市场倒逼下转变态度的“招商方”。
世界在变,贸易规则在变,但有一点没变:中国应对挑战的方法,变得更主动、更成熟、更高效。
从瓦良格卡在土耳其海峡那天起,到比亚迪签下投资协议的这一刻。
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要靠“喝酒签合同”的阶段,而是拿产品、技术、资金当底气的全球制造力量。
与此同时,面对土耳其持续不断的关税压力和制度性歧视,中国政府并未坐视。
2024年10月8日,中国正式向WTO提交磋商请求,启动争端解决机制,案件编号为DS629。
商务部发言人当时明确表示,土耳其对中国电动车采取的歧视性措施,已明显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和关税承诺。
2025年1月16日,中方在磋商无果后,正式要求WTO设立专家组。
2025年2月24日,WTO争端解决机构同意了中方请求,开始进入调查与审理阶段。
据公开资料,中国向WTO提交了三项核心诉点:
土耳其对中国产电动车征收额外关税;
设置对中国产电动车进口许可证的限制;
对在土耳其本地投资生产的品牌提供税收豁免,而中国产品若无投资背景则不得享受此待遇。
中方认为,这些措施已构成差别对待,是保护主义行为,不符合WTO《1994年关贸总协定》中的核心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件不仅仅是中土之间的双边争端。
欧盟、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多个WTO成员国已保留参与专家组程序的“第三方权利”,显示出对案件进展的高度关注。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新能源产品日益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引发部分国家以“补贴”、“不公平竞争”为由实施限制。
这类贸易摩擦可能日后频繁出现。
而此次土耳其事件的意义还在于,中国借助WTO这一多边平台,表明将以规则为依据、通过制度捍卫自身权益,反对任何形式的技术保护主义。
参考文献:
独家|WTO设专家组!审查土耳其对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限制措施,第一财经,2025-02-25
追溯“瓦良格”坎坷来华路:差点变“装甲式监狱”,新京报,
2012年09月26日
“瓦良格”号过土耳其海峡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宋家慧的故事,中国政协文史馆,2020-03-27
土耳其拟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40%关税,乘联会崔东树:应该能够克服挑战,第一财经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