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8军113师337团的日子
(三)
作者 青桐
我的指导员和入党介绍人
1968年3月,参军到38军113师337团特务连,在工兵排将近半年时间,训练中引爆了一枚五一式反坦克地雷、一枚爆破筒。学习筑路理论课,"曲半径"实际上就是数学的圆周率,学习起来一点难度也没有。
1968年下半年,连队打靶时,当时的文书在靶壕报靶,被跳弹击中头部负了重伤。我紧急接替当文书了,虽然没有交接,却把各种实力报表数据搞的有条有理,清清楚楚,在4个直属连队的文书中是最出色的。工作得到指导员孙铁臣的肯定,他说:"文书聪明!"
孙铁臣是1961年入伍的齐齐哈尔人,一位德才兼备的好指导员。进入冬季,部队早晨6时30分起床,他每天清晨5点半就起床出去了。我开始纳闷,指导员起这么早做什么去了?很快发现他是清理厕所卫生去了,以后我便跟着他起早儿一同去打扫厕所。当时几个连队共用一个大的旱厕所,冬季大便冻在便道上滑不下去,我们用木棍逐个便道捅下去,再用水冲洗干净,天天如此。完毕之后,部队的起床号尚未响起。孙铁臣指导员每天默默无闻地去做这件事,并不想让人知道,现在想起来还敬佩他。那个年代,人的思想境界非同一般啊!
有一天吃晚饭时,连部司号员不见了,连部的几个战士到处找不着他。孙铁臣指导员说:"拿军号来,我调他回来。"嘹亮的军号声响了起来,我们听不懂指导员吹的什么号谱,但不一会儿司号员听到号声回来了。原来司号员接到家信父亲去世了,他心里难过吃不下饭,躲起来哭去了。指导员曾经是38军军部的号长,据说在全部队司号员比赛中拿过冠军,没想到多年过去了,军号还吹的这么好,又派上了用场。
1968年底前连队要发展新兵党员,在拿到入党志愿书填表时,孙铁臣指导员主动地对我说:"文书,我来做你的入党介绍人。"连队支委会讨论时,绝大多数支委都同意,但警卫排的一位班长支委说:"文书下半年确实很优秀,但上半年在工兵排时,思想有点不稳定,建议再考验一下。"当时我是有过调到步兵连的想法,觉得那里锻炼更大。有一名支委提出不同意见,我的入党也只好暂时缓一下了。
支委会后,指导员对我说:"文书别泄气,要经得起考验!"虽然错过了入伍当年入党的机会,但我并没有气馁。
1969年3月27日,还是经孙铁臣指导员介绍,我顺利通过了特务连党支部委员会的入党讨论。1969年4月1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天正好是党的"九大"在北京召开的日子。
孙铁臣是38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69年初出席了北京军区召开的表彰大会,在当时是非常高的荣誉。会后他回到连队,给我说起会议盛况,还看了刘长瑜演出的《红灯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之后他便被调到了113师政治部工作,从此再也没见过面。再后来,我调到北京工作,部队有战友来京还打听过他,据说转业到天津市工作了。我退下来后,有一年来到齐齐哈尔,有朋友介绍说,这个地方民风淳朴,为人豪爽仗义。我又想起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孙铁臣指导员,一个精干有能力、与人为善的好指导员。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特务连的老连长
参军到特务连近一年,从未见过连长,听老兵说连长是个老资格。当时"三支两军"任务重,连队高度分散,连队的干部通常只有一个在位,还有时一个也不在,由一个排长主持连队工作。
1968年底,老连长回连部了。他姓薛叫什么名字想不起来了,孔小玉后来告诉我,连长的名字叫薛宝贵。1956年我军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薛连长便是1956年参军的第一批义务兵。他是河南郏县人,当了好几年连长了。老连长一脸忠厚,寡言少语,体格健壮,待人特别实在。老兵说连长年轻时力气特别大,连里摔跤比赛从来没有人赢得了他。1963年来自山东临沂的一个新兵打破了纪录,别看此人个头不高,但身体蹾实力气大,敢和连长叫板摔跤,而且摔成了平手。我到特务连时他已经是侦察排的三班长了。这在当时的特务连成为传奇。
连长的军事素质好,标准的基层带兵人形象。起床号一响,他便掀开被子跳下床,麻利地穿好军装扎上皮带,第一个走出连部,站在连队营房前整队出操。我发现老连长不叠被子,感觉挺新鲜的。文书在连队被称作“大班长",管理连部司号员、卫生员、报道员几个战士。除紧急集合外,通常我们不出操,负责打扫连部卫生,整理连部内务,冬天生炉子烧开水。从此,整理老连长的内务,又成为我们几个人的新任务。
1969年初,中苏边境紧张,为加强新疆方向的作战力量,从全军抽调兵力组建驻疆的新部队。由38军抽调的干部和骨干,组建了新疆军区3师8团。薛连长便被抽调到这个团任副营长,义无反顾地去了新疆戍边。原连部的老司号员是1965年入伍的战士,他坚决要求与老连长一起去了新疆。与此相反,原定侦察排一个1968年入伍的兵,在出发前打退堂鼓了,任凭怎么说也不去新疆了,结果被开除团藉处理退伍了。去前线上战场是军人的本分,老连长才是榜样。
后来,体制编制几经调整,新疆军区3师8团改为7师20团,又转隶武警部队,师部驻新疆伊宁,20团驻新源县。2006年6月,我到新疆7师检查工作,专程到了新源县20团,想寻访老连长在团史中的踪迹,却无结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啊!7师的领导告诉我,当时抽调到这个团的所有官兵,在新疆一直坚持传唱38军的军歌,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至今如此。听后令人动容,这支部队是38军的血脉,光荣的历史在传承!
注:文中所用图片,由孔小玉、尹振启、赵庆波、刘明朗提供,少数来自网络,一并到处谢!
(作者为武警部队原副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