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送“大礼包”,或暴露乌军“海马斯”现状,美军工企业笑了

美国又要给乌克兰送“大礼包”了。

当地时间1月31日,两名美国官员透露称,美国正准备向乌提供价值超20亿美元的新武器包,其中将首次包括一款远程打击武器——“地面发射小直径炸弹” (glsdb),射程约为150公里。

对此,怎么看?

第一,相比美国援乌的“海马斯”火箭炮(射程约70公里),射程翻了一倍的glsdb确实算是“远程打击武器”,它能帮助乌军击中此前无法触及的军事目标,并进一步扰乱俄军的大后方

在此之前,乌军已经通过“海马斯”对俄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包括迫使俄军将仓库转移到距前线70公里外,甚至袭击过俄罗斯本土。而有了glsdb后的乌军,再加上美军的情报支持,或许能给俄军带来更令人意想不到的麻烦。

但是,美国仍然拒绝向乌提供射程约30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这表明拜登政府依然心存顾忌。前不久,美方同意援乌“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但拒绝援乌f-16战机,也印证了这一点。

只不过,拜登政府未必是担心俄乌局势升级,美方的援乌计划规模很大,军援价值目前已接近300亿美元,华盛顿只是担心步子太大会导致战局失控,谁敢保证美国日后不会援乌战机和远程导弹?

第二,对乌克兰而言,美国的军援是“大礼包”,但对美国的军工企业而言,军援就等同于一场饕餮盛宴。这笔超20亿美元的军援计划,其中17.25亿美元,将通过国会拨款的“乌克兰安全援助倡议”(usai)资金支付。

换言之,拜登政府可以直接向美国的军工企业下达17.25亿美元的订单,而不是从美军现有的库存中提取武器,美国的军工复合利益体势必能从中大肆敛财、赚得盆满钵满

特别要注意,glsdb是美国波音公司和萨博集团联合制造的一款武器,而它之所以能进入美国军援乌克兰的“武器包”,首先是因为波音公司主动向五角大楼提出了这一方案,声称该“廉价的小型精准炸弹”,以满足乌军的现有需求。

早在去年10月份,萨博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就透露了相关谈判进程。由此可见,这些军工企业很早就展开行动了,另一家国防承包商洛马公司还曾透露,最晚到2024年即可得到大量由援乌带来的收入

第三,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既然美军打算提供150公里射程的武器,为什么不选择解锁更长射程的“海马斯”火箭炮,而是选择提供一款新的武器?毕竟,还需要花费时间培训乌军使用。

glsdb当然有自己的优点,主要是成本低,但它的破坏能力比不上“海马斯”火箭炮。关键在于,随着“海马斯”火箭炮的需求激增,生产商洛马公司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其正面临着供应链问题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目前,洛马公司一年只能生产48套“哈马斯”发射系统,导弹产量约为4600枚。相比之下,glsdb的主要部件更容易获得,其中m26 火箭发动机的库存相对充足,gbu-39 小直径炸弹也能尽快生产,今年春季就能运往乌克兰。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可能:美国运往乌克兰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如今还剩下几套?

据俄罗斯国防部统计,截止到去年12月,乌军总共收到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转交的58套“海马斯”,而俄军累计摧毁或破坏了44套,因此还剩14套。

但在今年1月初,俄军又摧毁了2套,乌军手中的“海马斯”越来越少了。也正因如此,美国才不得不优先考虑其他远程打击武器,否则空有炮弹,却没有发射系统,那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