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方工业微信公众号消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红箭-12成功完成了首批出口订单,实现零的突破,对公司我国反坦克导弹市场地位以及进一步深耕当地市场意义重大。
红箭-12反坦克导弹(HJ-12,曾用名GTS-7),是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的第三代反坦克导弹,2014年的萨托利防务展上首次公开展示。HJ-12的运输发射筒连同导弹在内重约17公斤,整套武器系统总重为22公斤,发射箱长1.25米,直径约为170-180毫米。 HJ-12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非制冷式红外成像导引头,最大射程超过两千米,导弹具备“发射前锁定,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不像HJ-8和HJ-73系列那样,导弹发射后还需要射手长时间的瞄准和制导,HJ-12的射手在完成导弹发射后就可以快速转移阵地或者准备打击下一个目标。
HJ-12的总体构型和设计理念和著名的FGM-148“标枪”反坦克导弹类似,就连发射系统也借鉴了“标枪”的设计,即导弹-发射筒-观瞄-发射控制一体化设计,观瞄发控装置整合了一具红外成像瞄准仪,夜间作战能力强,发射筒在完成导弹发射后抛弃,其他部分可重复使用。HJ-12还是我国首款具备“软发射”能力的反坦克导弹,可以在建筑物和掩体中发射,作战灵活性大幅度提高。HJ-12作为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其破甲能力依然强悍,战斗部使用串联锥形装药,最高静破甲能力高达1100毫米,可以打击装甲车辆,小型舰艇,掩体工事甚至低空低速飞行的直升机。和“标枪”一样,红箭-12反坦克导弹也具有两种飞行模式,一是传统的直线攻击模式,另一种是抛物线弹道攻击模式,以俯冲攻顶的方式打击装甲车辆的顶部薄弱装甲。
此次实现出口的是HJ-12最新的外贸型号HJ-12E,2018年珠海航展期间首次对外公开展示,从外观上看,HJ-12E简化了观瞄发控装置,减轻了导弹系统的整体重量,导弹性能是否有变化暂时未知。这次HJ-12E的出口合同应该是在2018年珠海航展之后达成的,首批导弹于2020年之前完成了生产,结果在今年2月准备交验工作时遇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北方工业公司业务团队在多方努力和协调下,在货船到港前通过“第三方”完成了签收提单的工作,保证了导弹的按时交付和验收。
北方工业微信公众号中并未提及此次购买HJ-12E的具体用户,不过通过海运以及文中提及客户多次表达过尽早接收货物的急迫态度,可以判断该国距离我国较远,且对于这类轻型反坦克导弹有现实需求。很有可能是正在战争状态中的中东国家,而HJ-12E又是相对高端的反坦克导弹,价格较为昂贵,因此购买国家的财力必定也相当不俗,基本上就是沙特或者阿联酋这类不缺钱也不缺仗打的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