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恢复C919发动机供应,但中国不会再上当,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2025年07月05日08:23:03 军事 1300

前言

发动机解除禁令背后,是美国更深层次的“捧杀”。

美国政府正式批准通用电气向中国出口LEAP-1C航空发动机,恢复对C919客机的供应。短短三个月前,这项关键设备刚被美国列入禁运清单,而触发这场封锁的导火索是中国对稀土出口管制

这轮“断供-解封”的转变,被西方媒体迅速解读为中美贸易缓和的信号。

美国恢复C919发动机供应,但中国不会再上当,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 天天要闻

但是翻开过去十年的科技博弈记录,相似的事情总是在反复上演,2015年“天河二号”超算即将突破时美国解禁英特尔芯片;2021年中国空间站发射前NASA抛出“合作意向书”;每一次松绑都卡在中国核心技术突破的临界点。

发动机博弈,适航证僵局

四个月前,特朗普政府那场席卷全球贸易的无差别关税战打得正酣。作为反击,中国商务部在2025年4月10日宣布对镓、锗等稀土金属实施出口许可制,这些材料对半导体、军工和航空工业都至关重要。美国企业的生产线立刻感受到压力,从半导体工厂到航空制造车间都在担忧供应中断风险。

见状,美国用一招更狠的报复切断中国大飞机的命脉。4月22日,通用电气突然收到美国商务部指令:立即停止向中国交付C919所有备用发动机。

美国恢复C919发动机供应,但中国不会再上当,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 天天要闻

当时航线上已有超过70架C919飞机运营,每架配装的就是由通用电气与法国赛峰联合研制的LEAP-1C发动机。这场精准打击意图非常明确:通过卡住航空发动机这一咽喉要道,逼迫中方在贸易谈判中退让。

讽刺的是,7月3日恢复供应令传达时,白宫发言稿将其包装成“推动双边关系解冻的善意举措”。但只要观察这个松绑时机,真实意图就昭然若揭: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协会官网在6月30日发布消息,国产CJ-1000A发动机正式进入装机测试阶段。

如同二十年前对华出售高铁技术以延缓“复兴号”研发一样,美国又在技术突破前夜玩起了松绑。

航空发动机禁运仅仅是西方阻止C919进入全球市场的一环,更大的障碍早已立在适航认证的关口。2023年5月28日,C91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2025年初其在华商载量就已突破1500万人次。

美国恢复C919发动机供应,但中国不会再上当,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 天天要闻

然而在国际市场,欧美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至今没有完成其适航认证。

这显然超出正常技术审核范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显示:一款全新机型获得FAA/EASA适航证平均耗时不超过5年。

但C919从2017年首飞到2025年,整整八年间仍被困在“补充数据审查”的流程里。巴西航空工业E190-E2在2018年完成取证仅用了两年半,加拿大庞巴迪C系列两年三个月拿下认证,唯独拥有同样试飞数据的C919受阻于无休止的质询。

2024年全球民航机队中,波音空客机型合计占比92%,这个双巨头垄断格局二十年来无人能撼动。2025年3月,中国民航发展研究所发布报告显示,全球每卖出100架窄体客机就有73架来自波音空客。

美国恢复C919发动机供应,但中国不会再上当,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 天天要闻

当C919手握1200架订单,即便是其中60%为国内航司,却仍然直指这个核心市场时,适航证审核自然沦为保护垄断的合法工具。

封锁加速,逼出来的中国航空心脏

其实,为C919量身定制的国产CJ-1000A发动机早在2018年就启动研发,本计划作为2030年后的替代选项。但2025年4月的禁运令让整个项目直接进入战时状态。

不到三个月后的6月25日,《中国航空报》头版公布关键里程碑:CJ-1000A完成2000小时地面测试,其中核心机耐久试验连续运转8000小时无故障。更关键的技术指标引发国际关注:其涵道比提升到11:1(LEAP-1C为11:1),耗油率降至0.58lb/lbf·h(与LEAP-1C水平相当)。

美国恢复C919发动机供应,但中国不会再上当,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 天天要闻

其实国产技术替换原本不必如此急迫。C919副总设计师周贵荣曾在2019年航展现场向我们展示过全套国产航电系统原型:“包括三轴四余度数字电传飞控系统,性能对标霍尼韦尔Primus Epic系统”。当时选择采购西方系统核心考量有二:一是在国际市场需取得欧美适航认可,二是短期采购成本优势。但美国的技术绞杀意外解除所有商业顾虑。

发动机解禁消息传到北京后不到24小时,中国航空去依附化进程不可逆转。即便恢复供货,国产大飞机的发展路线已被彻底改写。

具体动作迅速跟进。在东航最新签订的30架C919采购合同中,新增了醒目附加条款:“自2026年起交付飞机须预留国产发动机改装接口”。更系统性的布局已经展开:与俄罗斯合作的CR929宽体客机确认使用PD-35或中俄联合研发的发动机;中国商飞在成都设立第二总装线,同步适配长江发动机系列。民航局则联合印尼哈萨克斯坦等17国启动“亚洲民航适航互认协议”(ACAC),打破欧美主导的认证体系。

美国恢复C919发动机供应,但中国不会再上当,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 天天要闻

这场发动机攻防战本质是航空产业链领导权的再分配。过去美国通过适航认证+核心部件构成双重垄断闭环,而中国正在用自主技术和新市场规则破局。当白宫以为恢复供应能让中国减缓研发投入时,中国商飞2025年研发预算却增至320亿元,其中70%投向发动机和航电系统。

十多年前美国禁止对华出售北斗卫星芯片,如今中国导航系统全球基站超3000座;八年前限制超算技术出口,“神威·太湖之光”连续四届登顶第一;四年前切断高端芯片供应链,华为麒麟9100芯片已完成7nm突破。每个封锁领域最终都成为中国的技术反超。

如今同样剧情再次上演。当CJ-1000A发动机在试飞机上轰鸣启动时,中国航空产业终于完成关键一跃,不是简单的技术替代,而是重构产业规则的能力。美国的松绑只会让我们的国产替代计划提速。

参考资料:

外媒曝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2025-07-04 08:18·观察者网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中美是“打”是和?中方用行动说话,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 - 天天要闻

中美是“打”是和?中方用行动说话,中国已3个月没买美国油

刘建超部长在论坛上指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方向。回顾过往,中美合作曾取得诸多成果,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双方互通有无,共同做大利益蛋糕。比如在经贸方面,多年来双边贸易额持续保持高位,为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