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报道,印度铁道部正在紧急请求外交部介入,希望中国能放行三台大型盾构机。这些盾构机原本用于印度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工程,其中有21公里需要开凿海底隧道。没有盾构机就干不成了。
其实这些盾构机并不是中国品牌,而是德国海瑞克公司的产品,但工厂设在广州。按照合同,2024年10月就应该交付两台,但中国方面至今拒绝放行。
德国盾构机制造商把自己的生产基地放到了中国,这是很正常多。几乎所有著名的西方品牌,全部或者大部分在中国开展生产。能够为德国企业生产这种大型复杂工程机械,也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此前中国也曾经向印度出口过盾构机,从网络搜索,是中国铁建公司在2020年之前出口的,当时印度方面给出的用途是孟买地铁。看起来,当今任何国家要想开展隧道施工,无论他买哪个品牌的盾构机,都绕不开中国制造。那么中国也就有了合法权利,去控制盾构机的用途。
中国为什么控制盾构机向印度出口,可能与此前印度国防部下属的边境道路组织把这些盾构机用于中印边境战场建设,在东线和西线边境构筑道路,增强印度的军队调动以及后勤补给能力。中方不会允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重复发生,中国民间的反对声音早已不绝于耳。
有人认为,盾构机并不是拿到什么地方都能用的,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定制。在孟买这种沿海沉积地形上能用,拉到喜马拉雅山上啃石头,就未必能用。而且盾构机是非常复杂的大型机械,在抵达工地之后,需要铺设轨道,安装调试,才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我们限制向印度出口盾构机,意义在哪里呢?
首先,虽然盾构机搬家使用的难度非常大,但印度方面未必不敢去尝试一下,特别是为了领土,印度国防部是可以通过印度总理来调动国内资源的,调用盾构机不会成为问题。之前的中国盾构机,就被印度拖到藏南地区,用来开挖隧道。虽然在运输和安装当中发生了不少麻烦,但印度到底还是把色拉隧道打通了。这优化了印度军队在东线的态势。
就算印度仅仅把盾构机用在铁路隧道建设上,也未必对中国有利。我们可能赚了盾构机的代工费,却让印度得到了一款基础建设的利器。印度的从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是沿着印度西海岸推进的。铁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推动作用,我们中国人体验是最深的。给印度帮了这么大的忙,促进了它的经济发展,政府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财政收入,编列更多的军费开支,再拿来对付中国。
近年来,印度用低价想中国兜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同,有效提升了印度的国家竞争力。印方还经常制造理由,少给甚至不给工程款。这其中包括燃煤发电厂、化肥厂、手机组装厂等等。印度一向拒绝与他人合作共赢,公开表示要抢中国的制造业饭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向印度出口大型基础建设设备,肯定会伤害到中国的利益,原则上是不应该再出口了。当然,中国政府也要对有关企业的利益进行照顾,为了国家安全放弃短期收入的企业和员工,是应该得到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