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放了个狠话,说要“彻底占领加沙”,搞得国际社会一片哗然,那态度,俨然就是一场“亡国之战”。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以往都对以色列无条件支持的美国如今却突然转变态度,公开和以色列唱起反调来了。
美国为什么会突然反水呢?
根据以色列安全内阁5月5日批准的方案,这次军事行动的核心是“占领加沙并维持长期存在”。
和过去打完就跑的“突袭模式”不同,这次以军打算赖着不走了。
比如内塔尼亚胡在社交媒体上直接说:“我们不会再进进出出,这次的目标和以前完全相反”。
说白了,以前炸完哈马斯据点就撤,结果人家又溜回来,现在直接驻军占地盘,摆明了要长期控制。
而且他们还计划把加沙老百姓大规模迁移到所谓的“安全区”——其实就是已经被以军扫荡过的地方,然后用私人安保公司控制援助物资分发点。
更狠的是,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公开说,不排除直接吞并加沙的可能性,连“占领”这个词都不避讳了。
以色列这次玩得挺大,他们打算动员数万预备役军人,搞“高强度”地面进攻。
他们从五月一开始就派军队对加沙城东部等地进行轰炸了,基本上每天都会死人。
不仅如此,以色列还将也门的荷台达港给炸成废墟了,别人就是想走水路都没有办法。
国际社会当然看不下去,你以色列这么做,究竟还有没有人权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急得跳脚,说这行动“必然导致无数平民死亡”,法国外长直接骂“不可接受”,连欧盟都劝以色列“保持克制”。
就连一直站在以色列这边的美国都不同意了。
还记得今年2月,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勾肩搭背开记者会,张口就是要把加沙巴勒斯坦人全赶走,让美国“接管”加沙搞开发,还说要派美军过去当包工头。
但这才过了三个月,美国态度突然180度大转弯,开始给以色列甩脸色——暂停自贸谈判、威胁断军援、连副总统访问都临时取消。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特朗普当初吹牛说要重建加沙当“海滨度假村”,结果一算账,200万人每人投10万美元就得2000亿,美国现在国债都快爆表了,哪掏得起这钱?
更别说以色列每年还要吃美国几十亿军援。
再加上以色列科技产业这几年蹭蹭涨,美国突然发现这小弟翅膀硬了,给钱给枪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心里自然犯嘀咕。
还有个不能明说的秘密——特朗普这届政府内部都快打起来了。
你看他2月份突然抛出“接管加沙”计划,连国务卿都被蒙在鼓里,也就是说,特朗普之前就没和任何人商量。
现在看以色列真动手了,自己的声誉怕是要毁了,美国又站出来跳脚,明摆着是怕被绑上战车。
这种精分操作,说到底是特朗普既要讨好国内犹太金主,又怕被中东泥潭拖垮选情,结果两头不讨好。
当然啦,以色列自己作死也是关键。
内塔尼亚胡为了保住总理位子,硬是跟着极右翼搞“加沙大迁徙”,连自家国防军都看不下去,安全内阁开会时差点掀桌子。
更讽刺的是,以军吹牛说阵亡800人,实际民间传言伤亡上万,士兵自杀率翻倍,老百姓七成不信任政府,这烂摊子连美国都兜不住了。
说到底,美国这次变脸可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而是算盘打得噼啪响:既要保住中东话语权,又不想替以色列背锅;既要维持盟友关系,又得应付国内国际压力。
就像围观群众说的,美国这波操作纯属“见势不妙赶紧跳车”,毕竟谁也不想在种族清洗的罪名底下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