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70国通报战果后,转头对美后退一大步,特朗普收到一份大礼

2025年05月16日18:52:06 军事 1185

印度向70国通报战果后,转头对美国后退了一大步,特朗普收到莫迪送上的一份大礼,美印经贸协定可能要签了。

印度向70国通报战果后,转头对美后退一大步,特朗普收到一份大礼 - 天天要闻

印度总理莫迪

就在莫迪自顾自地宣传,自己获得了一场“重大胜利”的时候,冷不防的被特朗普给揭了老底。

这几天,印度正在举办为期十天的狂欢庆典,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在5月初这一轮印巴交锋中获得了“重大胜利”。

这件事,在其他国家看起来,似乎有点匪夷所思。毕竟全世界都知道,这一轮印巴冲突的爆发,源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袭击事件,印度以“受害者”自居,并且率先发起报复行动,然而却在巴基斯坦的军事反击之下,迅速败下阵来。

以至于最后,印度不得不偃旗息鼓,飞速和巴基斯坦握手言和。

这样一轮交锋下来,无论从什么角度解读,都解读不出印度获得“重大胜利”,甚至要为这场胜利狂欢10天的依据。

印度向70国通报战果后,转头对美后退一大步,特朗普收到一份大礼 - 天天要闻

莫迪和支持者们

但怎么说呢,印度总是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逻辑。如今,莫迪在国内推销的一套叙事就是——印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策动“恐怖主义袭击”的邻国发起了报复,而且报复之后又按照自己的需要及时收手,做到了“收放自如”,完全控制住了战场节奏。

别管被击落了多少架阵风战机、也别管双方战损比究竟是多少,总之印度动了手、出了气,就是赢。

别管全世界信不信,但莫迪首先要让印度民众相信,为此,莫迪政府还特意向全球70个国家通报了印军的“辉煌战果”,而印度国内也确实有不少莫迪的支持者,愿意为这套说辞买单。

不过,印度通报战果是一回事,其他国家怎么看这个“战果”,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抛开巴基斯坦不谈,就连过去一直力挺印度的美西方,在这件事上,似乎都不愿意配合莫迪演戏。

这周,《法国24新闻台》还更新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武器在印巴冲突中通过测试”,文章中承认在这一轮冲突中,法国的四代半战斗机阵风直接被巴方击落了三架。

印度向70国通报战果后,转头对美后退一大步,特朗普收到一份大礼 - 天天要闻

歼-10战机

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印度不接受。而且除了媒体之外,就连一些投资商也不买印度的账。

印度斯坦时报》就报道称,法国生产阵风的达索公司股价大跌,但没提为什么跌,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是因为印度“使用”了阵风。

而与此同时,中国成飞的股价却迎来一轮暴涨。在这样惨烈的数据对比下,其实这一轮冲突,印巴究竟谁赢了谁输了,全球自有公论。

其实,就连嘴硬的莫迪,心里也未必不清楚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之前,有消息传出,说印度已经向WTO递交文件,提出要对美国的关税执行“反制措施”。

当时,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很意外,觉得印度是看到中国打赢了对美关税战之后,也想要“支棱”起来,跟美国叫板。

印度向70国通报战果后,转头对美后退一大步,特朗普收到一份大礼 - 天天要闻

世贸组织(WTO)

结果,事实证明,印度的强硬只是“昙花一现”。就在近日,正在出访中东的特朗普,已经吹出了风声,说莫迪已经点头同意,将不会针对美国商品收取“任何关税”。

如果特朗普说的是真的,那么印度这次不仅没有从美国这里“找补回面子”,反而还送给了特朗普一个“超级大礼包”。

这下子,特朗普是高兴了,因为“零关税”本来就是美国对印度的要求,莫迪在这个关键问题上让步,基本也就意味着,美印距离签署经贸协定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不论莫迪再怎么掩饰,印度在本轮“关税战”中,对美国服软让步,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印度向70国通报战果后,转头对美后退一大步,特朗普收到一份大礼 - 天天要闻

莫迪和特朗普

而美国用关税撬开印度的大门后,随之而来受到冲击的,很可能就是印度的中小企业了,到时候莫迪的“胜利者”叙事,还能否说服印度民众,恐怕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名胜区消防召开岗位练兵动员部署会 - 天天要闻

名胜区消防召开岗位练兵动员部署会

【来源:杭州城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_动态信息】为进一步提高全体队员业务水平,扎实体技能基础,提升灭火救援的能力。5月15日下午,灵隐消防救援站组织召开岗位练兵工作动员部署会。
特朗普力推F-55,洛马笑了:又来送钱?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力推F-55,洛马笑了:又来送钱?

特朗普政府近期提出的将F-35升级为双发版F-55的构想,引发了美国不少军事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广泛质疑。F-55这一计划看似雄心勃勃,实则面临诸多技术和经济问题。F-35作为一款为隐身性能优化的单发战机,其整体设计从气动布局到内部结构都与单发
“飞在水上的木头盒子”МБР-2与苏联飞行员的硬核浪漫 - 天天要闻

“飞在水上的木头盒子”МБР-2与苏联飞行员的硬核浪漫

或许,凡是对苏联海军航空史稍有了解的人,都听说过别里耶夫这个名字。也正因如此,有趣的是:关于这位著名大师的第一款作品,人们知道的却非常少——而这显然是不应该的。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海军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即便算不上海上强国,也至少要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