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美两国因为贸易摩擦而关系紧张之后,台海问题就成为了双边关系的重中之重。尽管特朗普政府奉行全球战略收缩的基本方针,同时对盟友也进行了无差别的关税打击,但鉴于其未来的政策中心还是以反华作为立足点,导致本届美国政府罕见地让台海局势面临“失调”,并没有在赖清德疯狂挑衅的时候,将局势“往回拉”。但就是在这一个紧张万分的时刻,美国国内依旧有一些看不清形势的“名嘴”,在台海问题上大放厥词。
台军应该向乌克兰学习?
5月7日,美国商业内幕网站刊登了一则,谷歌公司前执行长,现如今是一名军火商的施密特在参加洛杉矶的一场研讨会时表示,俄乌冲突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各个国家都在依赖于使用无人机作战,因此,这也该让美国重新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帮助台军实现“以武拒统”。
施密特首先让在场的所有人人发出了个灵魂拷问:你们是否都真的认为美国会出动所有的航空母舰来帮助台军?随后他强调,美国方面对于高超音速导弹没有很好的防御手段,当然这不仅限于美国,而是“所有人”都是如此。同时,因为如今卫星侦察手段的发达,美国航母的行踪将很容易被对手找到。这两点几乎对使用航母来干预台海这件事判处了“死刑”,当发现与摧毁实现结合之后,美国航母的生存能力将大幅下滑。
而后,施密特表示,在台海战争大背景之下,台军唯一可以阻止对手发起两栖登陆的方式,那就是效仿乌克兰对抗俄联邦海军,使用无人自杀式快艇来进行“应对”,而他的公司虽然不经营这些领域,但会“打造这些舰艇”。
可行性究竟有多高?
单纯从表述上来说,这位军火商作为业内人士,对于目前的中美军事力量对比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也点出了台独分子们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那就是美国不可能冒着航空母舰被高超音速导弹击沉的风险来跨越千里之外,介入台海事务。甚至就连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上将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对美国的航母具有极强的威慑力。
但在另一方面,这位军火商所提到的学习乌克兰经验就有些扯淡了,台海问题根本无法与俄乌冲突进行比较。一个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一个是国家间冲突,这完全是两回事。
其次,俄乌冲突交战的烈度,根本算不得上是大国间冲突的标杆,双方之间的交战,也只是聚焦在步兵班排之间的对抗而已,根本无法筹备其有效且大规模的机械化冲击。
但在包括每个五角大楼在内的一系列智库的推演当中,潜在的台海冲突必然是一场高技术,高烈度,高密度的大规模较量,这与俄乌冲突的战争形态也完全不同。
因此,施密特如此着急地“建议”台军学习所谓的乌克兰经验,并且购买“无人艇”,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台军究竟能不能挡住两栖登陆,他根本就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公司究竟能不能拿到台军的订单罢了。
这也从侧面证明,所谓的“以武拒统”,在美国的军火商眼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攫取利益的幌子,因为任何一个智商健全的人都知道,这完全行不通。